今年是龙年,有关龙的故事和传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春节期间,有着龙乡之称的河南濮阳更是热闹非凡,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中华第一龙”。因为龙,濮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被世人重新认识。
1月27日,濮阳戚城公园人流如织,大门口舞龙队用欢快的鼓点和舞姿迎接来自八方的游客,走进公园犹如走进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戚城公园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而建,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它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
一公里长的戚城古城墙上长满了蒿草和大树,不时见喜鹊在树上飞来飞去,蔓延1公里长的古城墙有孩童在上面嬉戏玩耍,而站在城墙上,捧一把几千年前的泥土,不由得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而公园里最受欢迎的是陈列馆,一位外地游客带着孩子兴致勃勃,说今年是龙年,一定要到濮阳看“中华第一龙”。在陈列馆里,一条贝壳组成的龙的图案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这就是被央视多次报道并被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的“中华第一龙”。
据介绍,1987年,在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巴,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而这条蚌壳组成的龙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据科学测定在距今6460±135年前,故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俗话说中华有‘上下五千年’,但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却不仅仅只有五千年。‘中华第一龙’就有着6000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为龙的子孙的事实。”导游小姐这样介绍。
“中华第一龙”展厅的后街,是濮阳的仿古文化街,这里的很多店铺出售麦秆画。麦秆画是濮阳的特产,又叫麦秆贴,看看用蚌壳摆塑的“中华第一龙”,记者不由惊叹:它们之间的艺术气息是相通的,都是摆塑而成的。
濮阳有“颛顼遗都”、“华夏祖庭”之称,“城濮之战”、“澶渊之盟”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发生在这里,还有戚城、子路墓祠等古迹,还是中原油田的所在地……但在蚌龙出土之前,濮阳的知名度算不上高。蚌龙产生的轰动效应,使濮阳名声大振,从此有了“龙乡”美名。
如今,龙文化已成为濮阳人特别珍惜的资源,其喜爱和开发的程度,从一进濮阳地界、耸立在加油站的“小祥龙”身上就可看个大概:红金大头,圆亮双睛,张嘴翘鼻笑嘻嘻,身穿钱纹褂,足蹬旅游鞋……
借助中原经济区崛起,河南濮阳正依托油气资源以及农业优势,大步迈向美好未来。【原标题:八方游客赴濮阳争睹“中华第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