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青春励志故事——史来贺:“著名农民”传奇故事

2013/7/22 12:12:38 点击数: 【字体:


    2003年4月23日,正是非典肆虐之时,一位中国“著名农民”,也是一位“传奇农民”--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支部书记史来贺,在这一天走了。史来贺去世后,刘庄村村民们专门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和网上灵堂。记者注意到,河南一位网友这么留言:“您走了七年了,在这七年里咱庄变化很大,您亲自设计的新村别墅,全村人都已经住进去了。现在村里的人更加幸福了,全村老少最遗憾的就是您没有住进来,有的老人甚至还想着您还在北京开会,等您回家呢。”

    刘庄村地处太行南麓黄河故道,母亲河几次转身,给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4条3米多深、纵横交错的荒沟和750多块高低不平的荒地。

    解放前刘庄村是方圆十里最穷的村,有一年曾饿死60多口人。“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

    就是在这么一片土地上,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因地制宜艰苦创业50多年,使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将刘庄村变成了“红色亿元村”、“中原首富”村,闻名全国。

    21岁小伙担大任,开辟刘庄农牧业新天地

    1952年,时年21岁的史来贺当上了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他就遇到了大难题。那年秋天,连降大雨,晾晒着的小麦发霉生芽,田里的棉花被浸泡而死。眼看收成无望,很多村民准备外出逃荒。史来贺和村里的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领着大家搞生产自救,他们一面改水排涝抢种萝卜、蔓菁,一面建起了砖瓦窑、粉坊、豆腐坊等作坊,还到离村10多公里的黄河滩割草,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村里人分了四次红,不仅解决了生活问题,过年的时候,每家还分了白面,吃上了饺子。

    史来贺的努力换来了村民的拥戴。他也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治穷富村大计。

    从1953年开始,随着新中国治理黄河水利工程的进度和步伐,史来贺带领刘庄人用车推、用肩挑、用手抬,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硬是把“盐碱洼”、“蛤蟆窝”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刘庄成立了由干部、技术员和老农组成的“三结合科研小组”,重点研究棉花如何高产稳产。他和请来的技术员带着小锅在棉花试验田里一住就是8年,总结出一套植棉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达到56公斤,这是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

    如今,刘庄的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和科学种田,19个人管理着1050亩耕地,粮食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

    种粮种棉解决了刘庄人的温饱,但持续增产的潜力有限。如何让群众尽快富起来成了史来贺要着力破解的难题。琢磨来琢磨去,史来贺选择了最适宜刘庄发展的畜牧业。那时候,村里的家底还不厚实,史来贺花90元从新乡市买回3头瘦弱的小奶牛。牛牵回来时,村里人开玩笑说:“老史,你买的是啥呀?老鼠和狗都能衔走。”史来贺说:“走着瞧吧!有苗不愁长,没苗不用想。”

    史来贺的努力没有白费,三头小奶牛不仅活下来了,还带了收益。乘胜追击,他又派人到新疆买回了27匹母马。经过精心繁育,由3头小奶牛起家的小畜牧场发展成为拥有上千头牲畜的大畜牧场,成为刘庄发展商品经济的突破口。

    村里的苹果园有个3间屋大的草庵,他常召集党员在草庵开会或说说心里话。一次,在草庵召开的支委扩大会上,老史坚定地说:“要让乡亲们从内心感到社会主义好,就是要让群众感到能过上好日子。我是铁了心的,要豁出命来改变贫穷面貌。”

    “大跃进”时,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大放小麦“高产卫星”,要求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工作组住在刘庄,三天两头催。实在顶不住,史来贺就搞了3亩地进行试验,    其他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3亩“卫星田”平均亩产仅130公斤,去掉种子所剩无几。

    “文革”期间,有人到刘庄搞串联。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规定:“谁离开生产出外串联不记工分、不发盘缠;贴大字报,集体一分钱不报销。”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史来贺领着全村男女老少顶着压力搞生产,相继建起了机械厂、食品厂、淀粉厂等。他对乡亲们说:“他们造他们的反,我们生我们的产。到年终分配,咱们分粮食,让他们分‘路线’。”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的新格局,为刘庄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978年,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来贺对中央的这次“大动作”非常重视,他带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反复领会文件精神,最后得出结论:“大包干”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此时,刘庄大部分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如果简单的一分了之,对刘庄的发展不利。因此,史来贺没有“随大溜儿”。而是从本村实际出发,成立了刘庄农工商联合社,实行了“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生产责任制。在一片争议声中,刘庄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 

    传奇起步,刘庄不仅造出小喇叭,也生产出肌苷

    刘庄工业的起步可谓传奇。1974年,村里拖拉机上的喇叭坏了,到处买不到新的,两名司机就试着自己修理,没想到还真给修好了。史来贺听说后,高兴得不得了:“咱既然能修好喇叭,为啥不能造喇叭哩?”这些泥腿子们硬是鼓捣出叫得山响的喇叭,刘庄的小喇叭很快在大江南北吹响。从此,刘庄有了机械厂,有了第一批洗脚上田的“工人”。尝到甜头的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不仅有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还多渠道拓宽了集体经济增长点。

    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这些成绩,史来贺和村党支部成员又琢磨着向高科技进军了。经过反复考察,史来贺等村支部班子决定引进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建一座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这高、精、尖项目,咱‘泥腿子’能搞成?”有人担心“逮不住黄鼠狼,反惹一身臊”。史来贺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与村里签订了“不对等”协议--协议规定,由史来贺负责筹集建厂资金,厂子赢利了,工厂和收益全部归集体,要是办砸了,全部损失由史来贺承担。史来贺“赌”赢了,但是他把工厂及全部收入无偿交给了村集体。

    现在,华星制药厂拥有职工数千人,管理工程技术人员500多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数十亿元。该厂还是国内最大的肌苷生产企业和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之一,他们生产的青霉素系列产品有80%以上出口。

    在他的领导下,刘庄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村里的娃娃不出村免费从幼儿园读到高中,在刘庄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刘庄上学,也一样享受免费教育。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村里承担。刘庄还选派回村高中生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并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同时村里还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在刘庄,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高中没毕业不安排工作;不是高中以上的媳妇不娶;新过门的媳妇,必须接受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

    这个由14个姓氏、356户人家组成的村庄,几十年来,无宗族矛盾派别之争,也没有违法犯罪、超计划生育、封建迷信等现象。在刘庄,文明行为蔚然成风,能让你感受到浓厚的乡风、古朴的民风。

    群众无小事 做“发展经济是硬道理”践行者

    史来贺有个梦想,就是让村民们都住上楼房。为此,他领着全村老少齐上阵, “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全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两层小楼。

    在刘庄村建设别墅式公寓楼时,楼前的台阶按照史来贺的要求前后修改了几次,为方便老弱病残出入,台阶旁增加了斜坡。史来贺对党员干部讲:“群众的事没小事。要时时处处想着群众,工作上细心细心再细心,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

    如今,看见拔地而起的别墅群,村民们就想起老书记:“第一次盖新村楼房,老书记最后一批搬进去。这次盖别墅,俺们想着说啥也得让老书记先住进去,可还没盖好老书记就……”

    “我们现在住的都是小洋楼,比城里人的别墅还好上很多呢!”刘庄的一位村民说:“现在,全村人已全部入住新村别墅,每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每户都有中央空调、花园、车库,不仅配备了宽带网、家具、闭路电视和电话,还集中供热、供气。”

    在刘庄,乡亲们还免费享受40多项福利;65岁老人每月有退休金;18岁以下未成年人每月有生活费。村内建有设施先进的卫生室,小病可以不出村,在新型合作医疗的基础上,集体再补助30%-40%;每年还给全村人安排全面体检。

    史来贺曾对村干部们说:“穷得叮当响,经济上不能帮助群众,再讲道理也是空的。经济搞上去,说起话来,办起事来,腰板才硬,群众才会跟你走。”这位农民的儿子,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他一生挚爱的土地上,用50多年的时间践行他入党时的誓言,赢得了大家的敬重和好评。

    他用一言一行,在刘庄村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在中国的大地上树立了一面平凡而又鲜艳的旗帜。(记者 谢东樱)【原标题:青春励志故事——史来贺:“著名农民”传奇故事】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网 2012-02-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