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周公与周公思想(4)周公营洛邑 完善分封制

2013/7/22 9:45:56 点击数: 【字体:


    洛阳这座城市在最初的定位上,比其他城市多了一道程序,这便是“周公卜洛”——3000多年前,周公经过占卜,规划兴建了洛邑,洛阳在堪舆学上是有来历的。

  但周公此人绝不仅仅是“城建局长”,他还是国家体制的设计者,他所完善的分封制,为800年周朝大业奠定了基础。

  自古以来,洛阳城址不定,但直到今天,洛阳市中心还在周公设计的王城范围内。

  三千载岁月,十三朝古都,一百多个帝王的江山社稷梦,都在周公规划的城市蓝图中完成,足见周公之伟大。

  

  周公辅佐成王平定武庚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

  大凡都城的兴建,多与军事需求或政治需求有关,当年周公营洛邑,也是出于这个目的。西周的都城本在镐京即今天的西安附近,武庚叛乱之后,东方沿海方国跟着起哄,这提醒了周公:必须把统治重心向东方转移。

  周公想起当初武王伐纣后,罢兵西归,中途停留在亳(今偃师首阳山电厂附近),息偃戎师(偃师由此得名),提出了建设洛邑的构想。当时武王说: “要铲除殷纣的势力,安定我们的西土,必须在东方营建新都。洛水和伊水的弯曲处是四通八达的平原,曾是夏朝都邑所在,这里南望三涂山,北眺太行,南临伊洛,北依黄河,正是建都的好地方。”

  当时由于诸事繁忙,只在这里稍作停留,没有认真营建洛邑。周公现在想想,觉得还是武王有远见,因为位于西边的镐京远离中原,对东方鞭长莫及,而在伊、洛地区建个新都,便可有效地控制东方。如今,年幼的成王由他辅佐,可以让成王来实现武王定都洛阳的愿望。

  周公先让召公来洛,“相宅”选址,几天后周公至洛,进行复查。他先到南郊,用两头牛祭祀上天,接着又举行祭地典礼,均得兆“大吉”,随后开始全面测量工作。那时没有测量仪器,周公就用绳子取直城廓和街道,并用一种叫做土圭的简陋仪器,于夏至这一天测量日影,证明洛邑居于天下之中,确实适合建造王都。

  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三月的一天早晨,周公下令开工修城,在瀍河东岸营建洛邑。有人拉车,有人铲土,终于把高低不平的土地整平了。在周公和召公的统领下,人们还在洛水旁修起了宗庙、宫殿和市肆,一个崭新的洛邑建起来了。

  此城北倚邙山,南濒洛水,地势北高南低,合于风水学原理。城南北9里70步,东西6里10步,长方形。城四周各开3门,计12门。方格网道路,划分24条街道,140个闾里。宫城居中偏北,中轴线清晰。

  周公还在城郊设置祭坛,划定界域,用以祭祀上天,让日月星辰及诸先王同时受享祭。周公认为新洛邑是周王室统治东方的中心,遂将获取的殷之传国九鼎迁来(洛阳周公庙内之定鼎堂就是纪念此事的),称新邑为成周,又在瀍水西边筑一城,称王城。

  

  兴建西边王城的工期不长,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其平面近于长方形。考古专家证实,昔日的北城墙从如今的东干沟村那个大土冢东行,一直到火车站东大约1000米处,全长约2890米,墙外挖有城壕;西城墙迂回曲折,渐渐向南,长约4200米。照此推算,如今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就位于王城的东北部。

  王城内的建筑布局相当规整,四面城墙上各有3个城门,共12门,城内有经、纬道路各9条。这些街道很宽,每条都可以并行9辆马车。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共有5门,内有6寝。王宫左边建有宗庙,右边建有社坛;宫前是朝会用的殿堂,宫后是商业市场。

  所以,当时的新都应包括两个城:瀍水西边的叫王城,在今王城公园一带;瀍水东边的叫成周,在今白马寺东边一带。新都洛邑建成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在此举行了盛大庆典,成王也来到洛邑,颁布了典章制度。这样一来,西周便是两京制——洛邑成周和镐京的宗周并列为国都,洛邑称东都,镐京称西都。

  传说王城建成之后,凤凰翔集,歌舞升平。周成王很高兴,作了一首《神凤操》,一来感激先人,二来抒发胸臆,其词曰:

  凤凰翔兮于紫庭,

  予何德兮以感灵?

  赖先人兮恩泽臻,

  于胥乐兮民以宁。

  但是,成王并没有马上进驻这座城市,反是周公长居王城,镇守东方,布防中原,同时分封诸侯,完善政治体制。

  

  周公是怎样完善分封制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在商朝的时候,商王朝对于臣服的方国、部落虽也加有侯、伯等封号,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封制度,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所以天下的方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使商朝的统治很不稳固。

  周文王时初步形成了分封制,但也不尽完善。武王时期,天下待定,当时的首要任务是灭商,无暇顾及分封制。因此,武王时期的各项制度仍沿袭旧制,分封诸侯的事没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武王去世后,天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周公从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吸取了商朝建制不完备的教训,开始对分封制重视起来,目的是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到广大地区。这样以来,一个有别于商朝的新的分封制便呼之欲出了。

  当时众多方国依然存在,他们或是被周人用武力征服,或是慑于周人的威力,主动对周王室表示臣服,定期朝觐、纳贡,承担一定的义务。周公平定东土后,将大量的王室子弟、功臣和先王贤哲的后裔封为诸侯,并把王畿以外的土地连同居民一同赏给诸侯国,使其代天子统辖地方,以此形成藩屏之势,拱卫王室。

  其实这样的分封,很有点儿“放羊”的味道,根本没有中央集权可言。这些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可以自己设立国家机构、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并拥有自己的军队,独立性很强。只是按照规定,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觐述职、交纳贡赋、提供徭役,遇有征战,也必须派兵听从天子的调遣。

  当时,在名义上周天子仍是老大,似乎诸侯的权力,周天子是可以掌控的;诸侯国的土地和人民,周天子也可以任意调配,故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

  据《左传》等古籍记载,西周初期,先后分封71国,其中姬姓占53国。实际上,当时分封的诸侯远不止这个数。有的古书上说,周代封国有400余个,服国有800多个。汉代《尚书大传》记载,考之洛邑告成,天下诸侯咸集,共1773诸侯。可见当时诸侯国的数量相当惊人,而周公的工作量也相当大:这么多的诸侯国要分封,他需要付出多少精力啊!

  后世人根本记不住这么多的诸侯国。初中生读历史,读到战国时代,至多也就能记住齐、楚、燕、韩、赵、魏、秦,须知这“战国七雄”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小鱼小虾,那可都是活蹦乱跳的诸侯国!别的咱不说,单说周文王的儿子们,就获封了16个诸侯国,分别是管国、蔡国、郕国、霍国、卫国、曹国、毛国、沈国(一作聃)、郜国、雍国、滕国、毕国、原国、酆国、郇国、唐国;周武王的儿子们也获封国4个,分别是晋国、韩国、邘国、应国。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虞国、岑国、胡国、康国、共国、焦国、滑国、杨国、燕国、郑国、贾国、彤国、顿国、吴国、梁国、项国、盛国、潘国、魏国、刘国、单国、樊国、臧国、贝国、狄国、戴国、厉国、詹国、郄国、枞国、赖国、息国、密国、道国、芮国、隙国、谷国、阎国、耿国、曾国、蓼国、虢国。其中这虢国,又分为东虢、西虢、南虢、北虢……每个国家都有国君,就像今天的企业都有个总经理。换句话说,不小心扔个石头,就能砸到一个国君。

  四

  但也不能说分封诸侯国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当时的分封,是周初政治格局的需要,是维护周王朝稳定的需要,这只要看看东都洛邑的周围都分封了哪些诸侯,你就明白了。

  洛邑周围的宋、卫、晋等国,都是周公直接分封的,这些诸侯国的国君都是周王室的亲信。周公让这些亲信环绕在洛邑周围,显然有深意,就是为了让他们保卫王朝安全。

  史书记载,周公主持分封及与他有直接关系的诸侯国有宋、卫、齐、鲁、燕、晋等国。其中宋国与卫国的分封时间很接近。宋国的都城在商丘,疆域范围涉及原殷商王畿。周公这样封宋国,是为了巩固对殷商旧地的统治。

  而卫国就直接封在殷商故墟,始封之君是康叔,他是周公最信任的弟弟。周公把康叔封于战略重地,显然有很深的用意。因为卫国建立之后,曾“迁殷民于卫”,吸纳和控制的“敌对分子”很多。看来,不论宋国还是卫国,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监视和控制殷民。

  此外,周公完善封建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藩屏周室”。

  齐国、鲁国分封于营丘和曲阜,这是在周成王八年(公元前1035年)完成的。这时周公刚刚复政,他知道遥远的东方难于控制,但必须纳入周朝的统治视野之内,所以就把姜太公的儿子派到齐国,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到鲁国。

  姜太公和周公都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是王室最可信任的顶梁柱,让他们的儿子做齐、鲁两国的国君,这两国自然就成了周王室最可靠的力量。

  后来的事实证明,鲁国的确起到了“藩屏周室”的作用。它除了管理分得的“殷民六族”,还负责镇抚邻近的徐戎、淮夷。后来,这个国家学习和继承周文化最彻底,几乎是“全盘周化”,所以才造就了孔子这样“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周礼实践者。

  由此看来,当时的分封制不单是分封诸侯国,也还有“分封文化”的成分,这才是周公对分封制的最大贡献。其间输送和带至各地的周文化,对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周公创立的分封制度,基本解决了周王室对原来殷商统治下东方地区的控制问题,构建了国家体制。接下来,他就要制礼作乐,完善政治制度了……请看下篇。【原标题:周公与周公思想(4)周公营洛邑 完善分封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新闻网 2009-05-22 作者:孙钦良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