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大里王狮舞:舞出精气神

2012/6/16 14:31:00 点击数: 【字体:

 

     
    不大的一张方桌上,数只橘红和大红相间的“雄狮”时而盘坐,时而翻滚而下,时而蓄势待发,时而腾挪灵便……

  7月14日晚,在“倾国倾城·洛阳大型电视主题城市日晚会”分会场,洛龙区白马寺镇大里王村的10余只“狮子”表演的“大里王狮舞”让观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让央视导演连说精彩,“不能留下遗憾”。

  三百年传承不断

  昨日,在白马寺镇大里王村,我们找到了大里王狮舞艺人的第十五代传人王建良。55岁的他身板硬朗,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许多。

  “大里王狮舞”这一延续了300余年、传承了18代人的民间技艺不仅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狮舞是我国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的民间狮舞,距今1500多年。大里王村就坐落在北魏时期长秋寺狮舞的位置附近。据村中王氏家谱记载,大里王狮舞至少可追溯至明代正统年间王氏第六辈王有禄、王有全兄弟。

  据介绍,大里王村只有王姓,并无他姓。自明代至今,狮舞传承18代人,村中几乎所有成年男子都参加过舞狮。

  大里王狮舞属典型的北派狮舞,洒脱中显得稳重,大方中不乏细腻。狮舞少表现故事情节,亦不注重用顽皮、诙谐的动作来表现“极富人情味”的“拟人化狮子”,而是通过粗犷有力的舞姿,再现狮子威武刚烈的气质和勇猛、矫健的神态。

  王建良说,表演狮舞时,一人在前“顶狮头”,一人在后“拱狮尾”。舞狮人全身披红色“狮皮”,下身穿同色裤子。一般为两只或多只“狮子”一齐上场,偶尔也可独只表演。“狮子”由一人持绣球引领。

  大里王狮舞表演分“文狮”与“武狮”。“文狮”表演又分“地面”和“桌面”两种,都有一定套路。领舞人与“狮子”配合默契,无论亮相、造型还是场面调度,均给人以美感。有时也穿插一些幽默搞笑动作,如“狮子下娃”等。

  “武狮”表演难度更高,摞板凳、上老杆、荡秋千、爬梯子、上天桥等项目,均是艺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高难度表演,让观众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

  全村人的至爱

  大里王人爱狮舞。王建良7岁时便开始和同伴们学习狮舞。“这可得真功夫啊!”他说,“刀枪剑戟,每天要练。那么高的台子,一个后空翻就要下来,还得漂亮,没有好身板、硬功夫,根本不中。”

  因为喜欢,加上苦练,王建良很快成了一名优秀的“领狮人”,并和同伴们一起创造出多套高难度的狮舞动作。

  如今,王建良开始着力培养村中的年轻人。他在家中架起大锅,煮肉买酒,让年轻人包括自己的儿子跟着他学习狮舞技艺。每个动作他都要认真把关。他还准备了照相机,随时拍照,让徒弟们细心揣摩。“我还真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大里王的狮舞后继有人啦!”王建良高兴地说。

  那一夜,大家兴致真高啊

  说起那天在王城公园分会场的盛况,王建良仍难抑兴奋之情。

  “我们6月中旬接到通知后,大家就憋足了劲儿,认真排练了半个月!”王建良说,“去分会场时,大家唱了一路!”

  录制节目当天,大里王村40余名乡亲,包括舞狮者、鼓手、铙手等,乘坐大客车赶往王城公园。想着能代表家乡向全国观众甚至世界人民展示绝技,大家十分高兴。

  表演时,红白相间的服装随风飘舞,大鼓擂得山响,多只“雄狮”上下翻飞,舞狮队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一场接一场,乡亲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

  央视节目制作人员喜不自禁,从草坪到前门,再到广场、林间,导演要求不断变换着狮舞表演的场地:“再换一个吧,在那里舞起来才好看呢!”

  节目录制完毕,已是夜里11点,乡亲们擦着汗,将道具装车,兴奋地谈论着:“痛快,真痛快!”

  大家刚收拾完道具,没想到央视的导演又急急跑来,拱手相求:“大里王的兄弟们,能否再辛苦一下?我突然想到你们的一套狮舞在另一个场景表演一定更美,能不能让我再补几个镜头?这么好的绝活,不要留下遗憾啊!”

  大家立即又来了精神:“累点儿怕什么,耍一宿俺们也耍不够!”说话间,大家重新披挂行头,威风八面地舞了起来!(原标题:大里王狮舞:舞出精气神)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7-07-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