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同样是名满天下的画家,活在差不多的盛唐时期,吴道子活了八十来岁,李思训只活了六十六岁,为什么呢,可能原因就是李思训画得特别认真仔细,吴画圣比较潦草。这种统计后来到了明末,在董其昌那里,更被拿出来作为写意绘画可以养生的铁证。此观点笔者也颇为赞同,你看西方玩油画的,命更短,笔者现在不翻书不用度娘,直接报名字,拉斐尔,华托、莫迪格利阿尼、梵高,对了还有卡拉瓦乔,都死于三十七岁,这惨啊,怀疑直接原因是画油画更伤精神,体力活儿扛不住。
和大多数唐代画家一样,吴道子的真迹不传,只是通过了徽宗画院成员的专心摹写,给我们一个管窥的机会。他和李思训有个好爸爸不同,史书上称“少孤贫”,后来凭借画技,做到县尉,县尉什么官,笔者不太懂,瞎猜猜大概约等于分管公安的副县长。然后进京(这点和今天的画家没什么两样),认识了宰相啊什么的,做官,弄个王爷的什么“友”当当。就人生轨迹而言,他因为擅长壁画,早年受到民间的极大追捧,晚年供奉内廷,有点从韩寒变成余秋雨的感觉。
中国人蛮喜欢十八的,十八盘,十八禁,跑到外国去吃羊肉嫁给洋人有胡笳十八拍,骑鹤下扬州有十八摸,人物画的衣饰,就有了十八描。最早当然是顾恺之,细细的小线条,叫游丝,顾恺之死了很多年,所以要尊称“高古游丝”,接下来轮到吴道子,他对于均衡平正的细线没有兴趣,给出了波折,史称“莼菜条”,后来南宋马和之进一步把动作夸张,就形成了“兰叶描”。莼菜也好,兰叶也好,都是江浙的东西,吴道子出生在北方,但是他的趣味和江南暗合,而近两千年的文化风向,呵呵不客气地说,都是江南的天下了。
江南是个好地方,好在雨水丰沛,笔墨纸砚和姑娘一样,都是水汪汪的,所以明朝以后,玩写意的崇拜吴道子这一路的基本都在江南混,笔者去过几次内蒙才知道,北方太干,笔上就容易燥。吴道子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和这个地区差异有关,叫“一日画三百里嘉陵江山水”。四川这个地方,对山水画家来说,比江南还要好,笔墨纸砚更湿润,姑娘更水灵,最要紧的是,山水的景致又灵气又险峻,凡是入过蜀的画家,眼界心胸都会涨一层,远的不说,中国美院台柱子陆俨少,就是当年为了躲日本飞机,去的四川,回来就自出洞来无敌手了。
吴道子也是一样,当李思训在辛苦打草稿,弄一幅画三五个月的时间,他却在纵情山水,疯玩。玩够了,都不想回去伺候主子,空着双手几乎是被御林军揪回长安,告诉皇上“臣无粉本,但记在胸耳”,嘁里喀喳一天就涂满了整堵墙壁,把大小太监吓得一愣一愣的。这样的做派,要是文人,在魏晋就会被认可;但是画画毕竟是手艺,所以要晚上那么百十来年,大家才传扬纷纷,哇,好一个天才。
严格来说,吴道子和李思训这样的画家,只具备美术史的意义,就好像明朝的四位吴门大画家,沈文唐仇,只具备商业意义一样。后继者人为地把吴道子和王维放在文人画鼻祖的位置上,很类似禅宗拿着达摩当祖师爷。禅宗草创时期,根本没有南北之说,神秀进京,武则天要下跪着迎接的,同样,中国画原来也没有南北的分派,绕来绕去我们躲不开董其昌,因为他制定了规则,于是画画粗枝大叶的吴道子,从一个民家画工,成为了巍巍正宗。(原标题: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