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河南浚县一带的人小时候最爱不释手的玩具是泥咕咕,这是他们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每年庙会上,大人们都会揣上几个泥咕咕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而孩子们则会兴高采烈地吹起泥咕咕,发出一阵阵或清脆或低沉的声音。今年的浚县古庙会上,泥咕咕依然热销,但在这一片热闹声中,老艺人王蓝田却留下捏了一辈子的泥咕咕悄然离去了。
和王蓝田一样,河南民间美术学会会长倪宝诚也为泥咕咕的传承与发展坚守了近30年。在王蓝田离世前几天,倪宝诚总觉得有点儿心神不宁,突然特别想去看望他。当满头银发的倪宝诚一路颠簸地来到浚县黎阳镇杨屺屯王蓝田的家时,“看见他插着输氧管,我不安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虽然他身体不好,但是只要看见他还有一口气在,我心里就觉得踏实。”让倪宝诚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相见竟然成了永别,靠着泥咕咕活了一辈子的王蓝田老人不久就去世了。让老人临终前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倾注一生心血的泥咕咕已由儿子王学锋继承。
小时候的“家庭作业”
对杨屺屯人来说,不同的时代,泥咕咕对他们的意义也不同,有时是一种爱好,有时则是他们赖以活命的依靠。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村里出过不少捏泥咕咕的高人,作品也各有特色:王廷良以捏戏曲人物见长,造型古拙厚重;王蓝田注重趣味性,作品形态生动精致;李永连的作品以夸张、豪放著称;侯全德则注重造型变化,以新奇见长。王蓝田一生痴爱泥咕咕,据家人回忆,老人已85岁高龄时,仍然每天都要捏些泥咕咕,对他来说,这是天底下最开心、最有趣的事。因为从未间断制作泥咕咕,他的双手到老还是那样灵巧,一团黄泥、一根细竿,不到5分钟,一只猴子就跃上了马背。
王蓝田生于1922年,六七岁时就开始捏泥咕咕,那时他爷爷像布置家庭作业一样,规定家里的小孩子每人每天要捏50个泥咕咕,捏够数才能出去玩。他家22口人,男的捏泥咕咕,女的绣花织布。他父亲弟兄四个,每人面前一块泥,孩子们都跟着各自的父亲干。父亲们捏大泥咕咕,孩子们光捏手指肚儿大的小泥咕咕。那会儿大家生活都很艰难,做得再好也卖不上价钱,所以不讲究好,只求多,多了才能多卖钱。一家人忙活一冬,等到正月庙会时去卖。当时的庙会人气很盛,不管捏多少泥咕咕,都能卖完。那时,他们家每天都要往会上担两三趟。卖完了泥咕咕,爷爷就主持分钱,小孩儿们也都有份儿,希望他们来年干活更有劲儿。
从10多岁起,王蓝田逐渐展现出过人的灵气和才华,他捏的泥咕咕灵巧生动,很受欢迎。对他来说,捏泥咕咕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他不断尝试捏新的东西,看见啥捏啥,喜欢啥捏啥,捏出来就有人喜欢。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等经过他的手就会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听倪宝诚说,王蓝田曾经对捏神仙特别犯难,因为不知道他们长啥样、啥行头。后来听戏、听说书,他就很注意听里面描绘的神仙长啥样。吕洞宾是“天子宝剑在他身,柳枝是他跟班人”,然后他就琢磨着捏了个老道,背把剑;“身穿八卦衣,芭蕉扇提手里。黄腾腾的风,呼啦啦的雨……”有这几句词,他手中的汉钟离也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靠泥咕咕活下来
过去杨屺屯的日子不好过,因为这里资源比较贫乏。村东是沙土地,再往东七八里都是盐碱地。但由于这一带过去是黄河故道,所以地下多的是沉淀下的胶泥,村里大多数人家都靠捏泥咕咕去庙会上卖,挣点儿钱贴补家用。
据王蓝田的亲人回忆,他们一家子最难的时候是靠着泥咕咕才活了下来,那是上世纪40年代的事。当时家里没吃的,王蓝田的母亲只能拿树叶、红薯叶做饭。要活命,只有一条路——挑泥咕咕去外地换粮食。于是,当时二十来岁的王蓝田成了全家的依靠。那时整个豫北都受灾,要走到山西、山东才能换到粮食。王蓝田每次出门都挑上满满的一担泥咕咕。走到没受灾的地面拿泥咕咕换馍、花生或者玉米棒,只要是吃的,什么都换。等一担子泥咕咕换得差不多了,王蓝田就往回返,把换来的吃食挑回家,全家人就靠这活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庙会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但为了生计,杨屺屯人并没有停手。文化大革命时,泥咕咕被当做“四旧”全被收走了。但是村里的地打不出更多的粮食,不捏点儿泥咕咕,很多人家吃不饱肚子,所以大家背地里还捏,捏好了就用架子车拉到外地去卖。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政府开始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泥咕咕时来运转,逐渐兴盛起来。1984年,河南省工艺美术总公司派人到杨屺屯,让村支书帮着收集老艺人们的作品,并从中选一个人到郑州去做表演。王蓝田送了一件活头狮子,最终被选中,由乡里派人将他一路送到郑州,又从郑州被送到北京参加展演。过去养家糊口的营生一下子成了艺术,他也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了众人瞩目的民间艺术家。后来,他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倪宝诚与王蓝田相识相知30年都是因为泥咕咕,“他从泥里来,与泥土相伴了一辈子,又回到泥土中去。”失去挚友的悲痛还未平息,倪宝诚已开始担忧起泥咕咕的未来。“过去孩子们玩具种类很少,能在庙会上买上个泥咕咕就乐得不得了。但是现在儿童玩具市场发展很快,各种玩具应有尽有,泥咕咕市场必然会出现萎缩,市场的萎缩最终会引发从业人员的流失。”据介绍,杨屺屯有上千户人家,人口在5000人左右,过去几乎家家生产泥咕咕,而现在整个村子常年捏制泥咕咕的仅有王蓝田和宋学海这两家了。(杜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