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田素描。
罗雪村画
寻访泥塑艺人王蓝田,真是不容易!记者坐车从郑州到鹤壁,甫一见面,上前打招呼,却发现83岁的王蓝田耳朵已经有些背了。但令记者叫绝的是,他的双手还是那样的灵巧。一团黄泥,一根细竿,不到5分钟,一只猴子就跃上了马背。猴子右爪执马耳,左爪轻抚下颌,神态趾高气扬,那匹骏马则四蹄张开,仰天长嘶,似有腾空之势。王蓝田大声说:“这就叫‘马上封侯’!”瞧他那神态,似乎比喝了佳酿还兴奋。
“吃杨屺屯一口饭,会捏咕咕哨;喝杨屺屯一口水,会捏咕咕狗”,这句流传在鹤壁市浚县杨屺屯村的民谚,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制作“泥咕咕”的悠久历史。据村里人说,隋末瓦岗军曾在此与隋军大战,当地老百姓掩埋将士遗体,就捏些泥人泥马作为陪葬物。后来,人们在泥人上面用竹棍扎出两个小孔,孩子们玩耍时可以当哨子吹,“泥咕咕”由此得名。
王蓝田从五六岁开始就跟家里的老人学捏“泥咕咕”。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夸张简洁,神采毕现,人物、动物千姿百态,在粗犷中凸显着一种灵气。
“泥咕咕”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王蓝田的儿子王学锋清晰地记得当年的艰难。他回忆说:“‘文革’时把这称为‘四旧’,我们只能偷着捏。半夜用地排车拉到鹤壁去赶庙会,半路被人拦住,我们就挑选最精巧的送给他们,让他们给小孩玩,才得以放行。”
庙会上群众对“泥咕咕”非常喜爱。往往是车子刚到,就被热情的人们团团围住。“那时我觉得一辈子有这手艺,值!”王蓝田说。
1986年,一位日本朋友看中了王蓝田的作品,要成批购买。王蓝田本以为每件1元钱就很不错了,想不到对方却出价20元,这一批就卖了近2000元。此后,王蓝田的“泥咕咕”一炮打响,作品在北京、上海等地供不应求,多件作品还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现在杨屺屯村捏“泥咕咕”的人越来越少了。“外出打工一天能挣30多块,捏‘泥咕咕’平均下来一天也就挣20块左右。”王蓝田的大孙子王宏瑞说,要创作一件作品,从取土、捏制、烘干、窑烧到上色,最快也要三四天。
王蓝田依然对“泥咕咕”有着一种融入身心的痴迷。祖辈传下来的有50多个品种,他已经发展到了100多个,颜色也由原来的黑白色调为主变成了七彩斑斓。令他更高兴的是,儿子和两个孙子的创作水平都已经让他感到后继有人。“祖传手艺不会失传,我相信他们比我强!”望着创作台前神情专注的儿孙,王蓝田很是欣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2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