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镇平八旬老人钩编作品迎通水——用民俗艺术展示南阳人的喜悦

2015/10/10 15:23:25 点击数:183 【字体:

 

镇平八旬老人钩编作品迎通水——用民俗艺术展示南阳人的喜悦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迎来通水的历史性时刻。日前,镇平县83岁的老人侯显珍,利用废弃的布料等制作了《飞龙乘云迎通水》的钩编工艺作品,以此表达南阳人民的喜悦之情。

    侯显珍是镇平县民间钩编艺人、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在生活中,一个很普通的边角布料、旧围巾、一个果冻盒等,通过她的巧手都能够制作出栩栩如生的精美工艺作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侯显珍老人会手工钩编,她就想用作品来表达内心的喜悦,7月份,她琢磨了好多天,最终决定用龙做主体,用南阳人地道的民俗艺术表演来展示。

    记者在侯显珍的家里看到,这件已成形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作品的背景是一座大山,有蓝天白云,有三条巨龙,有水闸、大坝等。三条巨龙张着大口,奋力向树皮粘合的山间喷水,浪花翻卷,闪着银光。浪花前方蓝色水面上是一个用泡沫板雕刻的水闸。再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两个葫芦做的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吉祥物“牛牛”,带来一群用线钩头、布做衣的民间艺术团。艺术团中,年轻小伙打着鼓,姑娘、媳妇们扭着大秧歌,小媳妇坐在旱船上,银须白发的老汉划着船。场面热闹喜庆,人物表情逼真。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三表示生生不息的含义,三条龙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寓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南水北调中线通水结合,有着更深的现实意义。水闸代表着南阳渠首,载歌载舞的人们和奔跑的牛牛,表达了南阳人民圆满完成两个‘国字号’工程的喜悦心情。”做这件作品,侯显珍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南阳晚报(2014-9-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