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来,二七纪念塔成为郑州,乃至河南的标志建筑。人们普遍知道,这座塔是对二七大罢工的一种纪念。至于何时开始矗立在这里,塔身沉淀着怎样的历史烟尘,人们所知渐少。
光阴轮转,二七塔周边林立商圈,它却依然特立、突出。在这片城市核心,人们习惯了塔钟响彻,习惯了在昼夜不息的车流中仰望它的身姿。无数的人有一张和二七塔的合影。这片城区被命名为二七区。
7月5日,站在二七塔之巅,二七纪念馆张晓兰馆长凭栏回忆,当年这里代表着郑州高度,晴日北望,黄河高悬,从邙山飘荡而过,百里外太行映衬,脚下市衢井然。如今高楼比肩,但在她这代人心中,二七塔代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说二七塔,要说到郑州,这座“火车驮来的城市”。在1920年代,时代风潮涌动的年月,京汉铁路已贯通南北,陇海铁路东过徐州,西出洛阳。郑州居于十字动脉的中心。尤其是京汉铁路,纵贯河北、河南、湖北三省,连接华北和华中,经济、政治、军事意义重大。
纪念塔不远,还有座二七纪念堂,目前正在修缮。早在1923年,这里是一座大众戏园,名叫普乐园。这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在此召开成立大会,遭到军阀阻挠驱散。面对武力,总工会举起“争人权、争自由”的旗帜,定于2月4日京汉铁路全线罢工。
史载:1926年,吴佩孚占领郑州,恢复不久的工会组织再遭摧残。郑州分工会委员长汪胜友和工人总代表司文德被捕。二人头颅在长春桥木杆上枭首达七天之久。新中国成立后,汪胜友和司文德被追认为二七烈士,长春桥一带更名为二七路。再后来扩建为二七广场。1951年,这里建起一座多面体木塔,郑州人称之为“灯塔”。
1971年,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木塔根部腐朽,轰然倒塌。时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王辉下令,原址修建二七纪念塔。当时正在荥阳劳动改造的著名建筑师林乐义被请出山,主持设计。
为了纪念这里就义的两位烈士,二七塔被设计成一座两联双塔,14层63米。在塔内,有电梯直达塔顶,也可拾阶盘旋而上,两旁挂满图片和实物陈列,展示着工人运动的磅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