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新密市联合主办的“聚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暨纪念新砦遗址发掘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新密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本驹泽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的90位专家学者聚集新密。他们为揭开夏启建都地是否为新砦遗址,将深入新密市溱水洧水流域,开展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考古调查和研究工作。
30年发掘,揭开新砦遗址神秘面纱
据了解,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东南22.5公里处的刘寨镇新砦村,地处嵩山南麓,遗址位于双洎河北岸的高台地上,河岸高出河床约20多米。包括今梁家台、苏沟、东湾和煤土沟共4个自然村的大部分区域,是嵩山周围大型史前聚落之一。
新密新砦遗址,1964年由当时的县文化馆馆长魏殿臣先生调查发现。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芝荃先生首次对其进行了试掘,提出了“二里头文化新砦期”的命名。1999年9月开始对新砦遗址发掘。
新砦遗址经过近三十年的发掘,发现这是一座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拥有内外三重城壕和大型建筑的夏代早期大型城址。城址内部不仅发现宗庙性质的大型建筑,还发现有加工骨器的手工作坊区,出土的遗物不仅数量众多,做工精美,而且规格很高,反映出新砦城的都邑性质。
应用新理论,再考证新砦遗址真相
经过专家论证,新密新砦遗址其主要文化遗存为新砦期及龙山时代末期,时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1750年左右,正处于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王朝早中期。
一些考古专家称,新砦遗址是原始社会末期十分典型的民族聚落中心,在龙山时代和夏文化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考古学上称为“新砦期”。新砦期文化已被认为是最早的夏文化,比著名的二里头文化还要早。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新砦遗址为我国夏代开国之君夏启的都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赵春青介绍说,经过30年的考古发掘,新砦遗址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已经成为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探索夏文化的新热点,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
针对新砦遗址考古情况,与会专家提出了不能仅仅把新砦遗址单个进行考古研究与发掘,应该引入“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而丰富新砦期文化的内容,更多地通过聚落之间的关系和聚落群的研究来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晚报记者 袁建龙【原标题:新砦遗址:夏启建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