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周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11/19 15:29:44 点击数: 【字体:


    安阳是《周易》的诞生地。《周易》是夏易与商易的延续和发展,《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第一部成书,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周易》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为“三玄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巨著。从世界文化祖源出发,中国的《周易》同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吠陀经》、阿拉伯的《古兰经》,同认为是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否极泰来”“天人合一”“易变通久”及其朴素的辩证思想,反映的阴阳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类社会、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逐步走向世界,经历了“中国之易学”、“亚洲之易学”、“世界之易学”三个历史阶段。对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经过三千多年来各个朝代的贤哲对《周易》的研究和解释,产生的易学,与《周易》的易经和易传一起,化为一条文化长河,它涉及到宇宙的演化问题、宇宙的本体问题、宇宙存在的形态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以及天文气象、历法、人文建筑环境和中医等等,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易道广大,无所不及,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引以为说”。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历法、医学等,各种伦理思想、学术流派,都同《周易》有着密切的联系。

    几千年来,中国的先贤圣哲无不悉心钻研,从中觅求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的规律。现代引起世界性研究热潮,是海外华人、海峡两岸同胞和外国有识之士一致认同的经典文化。

    周易文化构成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它不仅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人们以指导,而且在行为方式上给人以启迪;不仅渗透到最深层的思维方式,而且渗透到实用性的操作层面;不仅在科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均有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活水”。它是先祖们创造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成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社会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主干,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是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2007年2月,周易文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习俗、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由各社区和群体为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进行再创造,为这些社群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连续性,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其中第四方面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周易文化正是符合这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标题:《周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安阳晚报 2013-09-2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驻马店非遗:德胜祥木版年画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