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厚向记者演示“船工号子”。
湖滨区会兴街道会兴村有一位年事已高、曾在黄河上拉纤的老艄公,他可能是目前唯一一位健在的“船工号子”传承人。近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老艄公。
老人名叫张君厚,今年80岁,从小就跟着父亲在黄河岸边的茅津渡口靠在船上打杂“混饭吃”,15岁时开始出苦力当纤夫。新中国成立后,16岁的张君厚被收编为正式工人,继续在黄河边拉纤,后来又当过艄公。1975年,张君厚在一次修船时从高处摔下后腰椎摔伤,便提前退了休。
“在没有修建三门峡大坝以前,我是个拉船工(纤夫)。我和工友们最远一次曾拉货船到潼关,需要四五天时间。那时候从早上干到天黑,无论春夏秋冬,整天在泥潭里行走,可没少吃苦啊!”说起年轻时的事情,张君厚记忆犹新。他指着右腿膝盖处的一处黑色印记给记者看,“这都是年轻时候拉纤在石头上磨出的茧子。冬天走在冰碴上,小腿经常被划破流血;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咬,有时候睡在船上,大风吹来的沙子都快把人埋住了”。
自古以来黄河上都流传着一种韵味独特的 “船工号子”,其作用是让纤夫统一节奏,协调动作,调动情绪,提高效率。特别是《三门峡黄河船工号子》以它低沉的曲调,浑厚的合唱,成为此类号子的代表。随着机械化船只的普及,人工拉纤的历史结束,如今在三门峡黄河岸边,要找到会喊“船工号子”的人非常难,专家们如果想要研究“船工号子”,只能找“活化石”张君厚。【原标题:黄河老船工 深情忆当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