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河南省首批老字号,我们既喜又忧,因为抱着金饭碗却没有饭吃!”今年76岁的杨国祥,是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中的高级教师,老人另外的一个身份就是“杨荣先铁鹿牌眼药”第七代掌门传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却充满忧郁:“祖传的眼药是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它是属于国家、人民、社会的一种历史财富,希望有关部门能批准我们行医,以抢救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让它重放光彩造福患者。”
铁鹿眼药源远流长
“杨荣先乃我远祖之名,为清朝乾隆年间落第秀才,他弃官场而尚岐黄,‘铁鹿眼药’由他始创,成为当时以眼科为主的一代名医。”杨国祥说。
1905年,杨荣先的五世孙和医药传人杨廷兰,举家迁到舞阳县城内,开设了“杨荣先眼药铺”并铸造了铁鹿招牌,固定经营使“铁鹿眼药”更加畅销。1931年,杨廷兰到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实业部进行了注册,成为当时舞阳最早的一个注册商标。《舞阳县志》第243页记载:“民国时期,县注册商标有杨荣先‘铁鹿牌’眼药。”
杨国祥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祖上的历代传人都坚持为经济困窘的眼病患者免费治疗,在眼病大流行期间,将成筐的眼药拿到大街上,发给民众,分文不取。
无证行医遭遇尴尬
“作为杨荣先的七世掌门传人,我自幼在读了四年私塾之后,在父辈的熏陶、感染、指导下,开始深读一些中医眼科典籍,如《银海精徽》、《审视瑶函》等,遇有患者就医,父亲总给讲一些这类眼病的有关症状和治疗方法等。”杨国祥说。后来,杨国祥上高中时为抗美援朝而参军,转业后任教直到1989年退休,才开始配制“铁鹿眼药”服务患者,在家设铺,下乡赶会,并利用自己是高级教师的身份,到各乡镇中学送医上门,为学生看眼治病。
杨国祥说,在我国实行《执业医师法》后,他因年龄、文化等因素已不被允许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自己面临“无证行医”或“非法行医”的窘境。杨国祥说,从1990年开始,他开始向有关部门反映,但直至今日,他还得不到行医资格的认可。
杨国祥说,“铁鹿眼药”前不久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公布为首批河南省“老字号”,舞阳县现在很多中老年人谈起“铁鹿眼药”来还是有口皆碑。但祖宗留下的这一宝贵医学遗产,却受医疗体制的制约无人重视,或许用不了多久,将随着自己的年事已高而一去不复返。
传统中医有望逢春
“传统的中医坐堂,建国后在政策上一直名不正言不顺,没有正规学历而仅靠师徒相授的中医,几乎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这一问题全国普遍存在,由于涉及国家法律,非一市、一省之力能解决。”昨日,漯河市卫生局中医科负责人王进说,“今年11月7日,国家卫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中医师资格准入管理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的家传师授传承方式的作用,形成一条不同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师的途径。”
王进告诉记者,在漯河市目前众多的个体医生中,中医占很大比例,很多人以前是“赤脚医生”。1999年《执业医师法》实施后,医生要取得行医资格就必须具备一定学历,并参加考试,这一规定将许多人挡在了门外。最近,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构成相对比较复杂,既有院校毕业的,也有以师承方式培养的,还存在一部分经多年临床实践医术确有所长的,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大量民族医药人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基层或偏远地区,一些确有一技之长和实际本领的中医药人员受到群众信赖,享有一定声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暂时还不具有有效的行医资格。对于这些人,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
“前厅看病,后堂抓药”的传统中医坐堂行医模式,近日将首先重现于全国10个试点城市。在11月7日国家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宣布,将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与此同时,国家新的、符合中医自身规律的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如刚刚公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明确规定,此类人员在跟师或从事临床达到一定年限后,允许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这也意味着“铁鹿眼药”第七代传人杨国祥面临的尴尬有望解决。(首席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郝河庆文图)【原标题:中医老字号遭遇不能行医尴尬】
线索提供赵先生
杨国祥老人深怕祖传的医学遗产从他手里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