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舞:绽放在乡土上的艺术奇葩
2013/9/3 14:18:4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节奏铿锵、旋律悦耳、舞姿奔放、气势磅礴……一段壮阔的铜器舞,雄浑而大气,仿佛让人忘记了制造这种艺术的创造者就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许昌县艾庄乡这片土地上,铜器舞开始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求雨的舞蹈,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嬗变,如今已演变成当地人娱乐的一种方式,以强大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视线还有耳膜,旺盛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伴着飞扬的尘土热烈地盛开……
继艾庄铜器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今年6月份该乡鲁湾村村民王青木、王福成又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近日,记者走进鲁湾村,让我们一起听传承人讲述铜器舞的魅力传奇。
王福成的执著:
30多年来从未中断铜器舞的练习
在艾庄乡鲁湾村一条水泥路的拐角,记者见到了早已等在门口的王福成,今年43岁的王福成正做着收购塑料品的生意。还没走进院子,几位村民便热心地向记者介绍起了铜器舞。王福成笑着说:“在鲁湾这个只有1000多口人的小村庄,80%以上的村民都能在铜器敲响时随乐起舞,而且年龄在中年以上的基本都熟悉其演奏技巧。”铜器舞作为一种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无不反映着当地民风的淳朴和村民的热情。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更多的是王福成对于铜器舞的热爱。“小时候为了学习打铜器,在大人们坐着拖拉机去外地表演时,我就偷偷地钻在车斗下面跟去看,车到半路被发现了但也不好赶我回去了。”谈起年少时对铜器舞的迷恋,王福成显得依然兴致勃勃。王福成说:“一旦农闲了,几个人坐一起就以腿作鼓,椅作锣,随着节奏就可以来上一段,30多年了对铜器舞的练习是从未间断过。”
而真正的铜器舞演出却并非如此简单。该村老人王保河告诉记者,铜器舞表演的场面宏大,每组表演人数一般不少于50人,最少需要铙8面、钹8面、挑子锣8面、擂子鼓4面,另外还有鞭子鼓、肘子鼓、弓子锣、大钹、小钹等。演出时一般是4面大鼓和8面挑子锣对面分布,8面大钹和8面钹对面分布,以鞭鼓为中心组成方形,由棋手统一指挥。
艺术特色:
质朴地再现了生活美感
艾庄乡的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原为本地群众求雨、祭祀而成立。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铜器舞成为村民平日自娱自乐的一种舞蹈。
而在铜器舞的历史演变中,其表演形式和功能也有了质的飞跃。王保河告诉记者,开始铜器舞的表演都是由清一色的男性组成,乐器主要由铙、大钹、大锣、鼓等比较沉的铜器构成,舞蹈动作多以农家挑水、锄地等民间生活素材为主,主要表现铜器舞阳刚、质朴的风格。而后经第五代传人王青木的改进,铜器舞的表演开始有妇女加入,并引进了弓子锣、油梆、小钹等小型乐器,又为女性设计编排了柔美、活泼、灵巧的舞蹈动作,这一改进使铜器舞变得刚柔并济,成为一种系统、完善的舞蹈形式。
在传承中,铜器舞主要依靠上辈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保存,至今也没有文字形式的曲牌。王福成说,铜器舞在演出时首先是3个固定的谱系(3个曲牌),开场只有一种节奏,声如洪钟,清脆、响亮,被称做《铜器冒》(又称《洛阳挂》);其次是《护心镜》渐入高潮,它共有3个节奏,在表演时节奏逐渐加快,激越嘹亮;最后是《黑虎下山》,也含有3个节奏,它的声势比《护心镜》更加强大,声如虎哮狮吼,势如排山倒海,声若雷鸣。这种基本固定下来的曲牌、套路一直延续至今。
正是凭着古朴典雅的舞姿和粗犷奔放的豪迈,自1992年起,鲁湾村铜器舞相继参加过许昌市第二届、第三届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庆典活动;2001年9月,在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上,一举获得鼓舞类金奖;2005年10月,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再次获得最高奖项——金鼎奖;2007年12月,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展上,又获得表演类一等奖。
发展现状:传统技艺后继乏人
“现在的年轻人都想着挣大钱,几乎都不热心这些传统的东西。学会打铜器也不能赚大钱,现在我的技艺都无处可传。”从几年前开始,王保河就一直为这个问题担忧。
据艾庄乡副乡长马合叶介绍,目前,鲁湾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了孤寡老人和妇女、儿童,表演铜器舞的重任也就落在了这些老人和妇女的身上,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发展。此外,资金的匮乏也制约着铜器舞的发展。王保河告诉记者,虽然平时演出也有些收入,但根本不够服装和器具的更新换代,如今村里很多破损的铜器因为无法及时更换而让演出规模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铜器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乡努力向外打出的一张文化名片。”艾庄乡副乡长马合叶说。为了保护铜器舞和促进其发展,他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对铜器舞的历史渊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专门的铜器舞档案。另外,他们也将铜器舞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向外界招商,力争为铜器舞的发扬光大注入更多的人才与资金。我们期待,这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滚滚向前……【原标题:铜器舞:绽放在乡土上的艺术奇葩】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许昌日报 2008-10-13 作者:许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