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泉村少年旱船班学员正在表演。 李汉收 摄
大泉村位于我市南部的新乡县朗公庙镇,南与原阳县相邻,东靠107国道,全村耕地面积2000余亩,人口1400余人。
据该县县志记载,明朝时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荆氏族人在此居住,因黄河在八柳渡决口,流至村南,形成一个大深潭,潭水常年不断,该村名曰大泉屯。后来,又有史家从翟坡镇兴宁村一带迁来,至村北头,取名史富屯。民国时期,该村统称为大泉屯,后演变成今天的大泉村。
大泉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怀梆剧团、大鼓队、秧歌队、武术队等民间文艺团队。该村的怀梆剧团源于清末,村民称该剧种为“老调”,属东路怀梆,至今该村剧团还能演唱20多出戏。
大泉村一直有习武传统,据该村旱船舞第五代传人荆文泉老人讲,很早以前该村遭到土匪袭扰,村民原斗金、原斗银兄弟俩在村南口打麦场地相互抛接数百斤重的石磙,土匪见状,不敢造次,绕村而去。
近年来,该村又频频走入人们的视野,不是因为那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也不是因为抛接石磙的技艺,而是该村“怀梆武旱船”的再度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它。
“怀梆武旱船”即大泉旱船舞,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就比较兴盛。该村旱船舞第四代传人张乐智从14岁开始学习跑旱船,曾经跟着大泉旱船会跑遍了新乡和焦作一带大大小小的庙会,该村的旱船舞表演一度享誉豫北。
旱船舞取材于农村常见的日常生活,演员一般由10人组成,其中坐船的女子2名,老槁(男)、二槁(女)各4名。表演以演员演唱“怀梆”戏为引子,唱到一定程度后旱船启动,进入舞蹈表演阶段。旱船行驶,时而缓慢,时而急速,演员的表演也在平稳、悠然和激烈、夸张中变换,还往往穿插劈叉、打踩脚、翻跟头、捋槁等,表示与风浪搏斗的高难度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大泉旱船舞又被称为“武旱船”的缘故)。
大泉旱船舞采用锣鼓击打、琴弦相配的方式表演,文场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笛子、大胡、笙、唢呐等,武场伴奏乐器有高中低音大锣、战鼓、大镲、二镲、边鼓、梆子等。另外,“船娘子”和“艄公”在表演中穿插有当地喜闻乐见的河南独有剧种 “怀梆”戏的演唱,深为观众喜爱。“怀梆”戏的演唱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等,唱段主要有《对花枪》、《铡美案》、《跑桃园》等20多出怀梆折子戏。大泉旱船舞又因其演唱所用唱腔还是原滋原味的“老调”,跟现在焦作一带的怀梆有所不同,故而也形成了大泉“怀梆武旱船” 的唯一性特征。
“大泉戏不用提,一提就是双头驴”、“大泉怀梆戏,顶席看到底”等耳熟能详的俗语,是对该村戏曲演出水平和规模最有力的肯定。
据悉,当年演出的《铡美案》一戏,因演员唱腔优美、表演逼真,远近闻名。最精彩处,被铡者被推至真铡刀之上,此时兵将围着舞台迅速过场。刹那间,演员头颈后缩,一颗假头瞬间被铡落在地,同时再辅助红水于铡刀口和舞台上,非常逼真。
精彩的演出离不开服装和道具,曾经拥有多套珍贵服装和大量优质道具的大泉村民间剧团,如今所剩下的老戏装和道具已经不多。前辈们传下来的冠帽、四莽四铐、刀枪宝剑等,让现今的演员格外珍惜。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演出到关键之处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观众不愿离去,就将原本坐在屁股下的席垫顶在头顶继续观看。演员也演得兴起,本来平时演员格外注重对戏装和道具的保护,出一点儿汗还舍不得弄到戏装上。当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在大雨中一直演出到最后。
结果可想而知,那些颇有价值的戏装被损坏了,该村戏团也为此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美丽的戏装虽然破损了,但大泉村人热爱戏曲的火热的心却没有冷却,新任村两委会领导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修建了村民健身活动场地、老年活动室等文化娱乐场所,恢复成立了“大泉旱船舞”演出队伍,并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首的“大泉旱船舞”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大泉旱船舞”具体活动计划,新添置了旱船、幕布、衣物和锣鼓等。2012年,“大泉旱船舞”成功申报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年来,在我市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中,总能发现它的身影,停滞多年的大泉旱船舞再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如今,一个由20余名8岁至12岁的孩子组成的少年旱船班,在大泉旱船舞第五代传人荆文泉、刘光喜等人的组织和教授下,正在迅速成长壮大,所到之处,受到了和有多年表演经验的成人旱船队一样的欢迎。
“下一步,我们将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前来授课,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争取将大泉村的旱船舞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是该村村委会主任史世江的愿望,也是大泉旱船舞演员的愿望,更是大泉村全村人共同的愿望。(新乡日报记者 姬光环)【原标题:古村探幽:大泉“怀梆武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