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马皮舞”第二十一代传承人杜生忠和县文化馆的老刘找到我,对我表示感谢。去年冬天,“马皮舞”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要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杜生忠请我帮他策划拍摄一个关于“马皮舞”的宣传片,缘于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我欣然答应,也就是通过这个宣传片的拍摄制作,自己对“马皮舞”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舞蹈进行了更深刻地了解。
据杜生忠介绍,清代末期,“马皮舞”在卫辉、怀庆两府颇有影响。“马皮舞”现在主要分布于获嘉县的杜官滩、徐营、小呈、中和、小张卜、陈孝等村镇。获嘉县杜官滩村现存的“马皮舞”是和宗教中的“马皮”有着直接关联,又与宗教“马皮”有着明显区别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豫北大旱,飞蝗满天,饿殍载道,杜氏族人四方逃难,流离失所。该村杜氏族人从始祖杜昆开始就习练“大洪拳”并代代相传,受生活所迫,一部分精通武功的杜氏族人沦为“响马”,到豫南、河北一带打家劫舍,并一发不可收拾,致使杜氏家族恶名远扬。杜氏长者万般无奈,从江南请一风水先生,按其指点,在村西修一“五道庙”和一座“牛王庙”,并择定吉日杀马祭天,祈求玉帝派下天神收复响马。“五道庙”意祈杜官滩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王庙”意在牛、马相绑,取“牛坠马”之意,意思是让村上“响马”回心转意,返村过太平日子。
“马皮舞”是杀马祭天时举行的一种仪式活动。其主要人物“王爷(指的是古代宗教中通神的人)”,手执山麻大鞭或春秋大刀。按照村上老人所说,旧日的大鞭是用祭天的马皮制成,在杀马祭天时,将马皮撕缕做鞭,拜祈玉皇大帝派“马皮舞”第十代传承人———道士李道通下凡,用皮撕缕制成的大鞭收伏响马,令响马改邪归正,同享太平。因道士李道通道号“金龙”,故此鞭被称为“金龙马皮鞭”。后来为演出方便,民国期间才改马皮大鞭为山麻拧成的大鞭。从此,“马皮舞”传入杜官滩村。
《马皮舞》的表演是一人扮王爷,手执山麻大鞭或春秋大刀居队指挥,另有8人或16人扮马作舞。扮马者即为“响马”,其身背钳架,架上彩绘关羽、张飞、赵云、岳飞等画像,与“响马”形成鲜明对照,即所说的“架下响马,架上英雄”。扮马者皆打赤脚。现今演出一般是王爷一人打赤脚,扮马者不再打赤脚。表演的主角是王爷,其必须身怀武功,挥动20公斤的山麻大鞭气不喘心不跳,指到哪打到哪。首先要“鞭打四门”,扮马者根据鞭向变换队形。“刀点四门”时,王爷弃鞭换春秋大刀,根据王爷刀法变化,扮马者舞跳“八字花”、“拜将花”、“掏股花”、“二龙戏珠”、“互亲互敬”、“团团圆圆走和睦”等。
“马皮舞”在当地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据杜官滩村老辈人讲,民国一天夜间,获嘉县土匪头子岳狗头率人到杜官滩村抢掠大户杜殿登,发现杜殿登的马房大院里正在排练“马皮舞”。岳狗头被舞中的思想正义所感化,在佩服表演者的武功之余,当即表明身份,退兵回营,发誓做关公、岳飞,义对百姓,杀寇报国。这就是杜官滩村老辈人所说的“马皮退狗头”的故事。
从“马皮舞”的内涵上讲,扮马者身上所背的钳架上彩绘着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岳飞等画像,昭示族人崇尚英雄,以义为本,兄弟间务必团结和睦,不得倚武作匪作霸,祸害百姓。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从艺术角度说,“马皮舞”是民间武术和民间舞蹈以及民间信仰浓缩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不但有着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和独特的观赏性,而且对研究古代武术和古代舞蹈以及古代宗教信仰均有着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杜官滩村愿意学 “马皮舞”的人愈来愈少。杜生忠作为“马皮舞”第二十一代传承人,他谨遵祖父遗言,数年来自己掏钱贴功夫,组织传授“马皮舞”套路,为“马皮舞”的生命延续立下汗马功劳。【原标题:舞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