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太仓毛笔”:“非遗”的消亡与拯救

2013/8/27 9:44:32 点击数: 【字体:

 
    毛笔制作工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地方的毛笔制作工艺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事实上,这也是中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困境。

    河南孟津县的“太仓毛笔” 就是典型一例,从中可以看出“非遗”在消亡与拯救之间的拉锯,以及法治应当担当的角色。

    史上荣耀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在65岁的潘占堆身上。他戴着老花镜,围着布裙,在案板旁专注地忙碌着。案板上摆着十几件祖辈传下的工具,两个烧制的小盆显示出岁月的久远。

    潘占堆是河南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太仓村人,也是著名的“太仓毛笔”的传人。“太仓毛笔”有据可查的制作历史已有三百多年,最早始自清朝乾隆年间,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太仓村不过几百口人,制作毛笔的就有几十家。有两家还在西安设立了专营“太仓毛笔”的商铺。

    “太仓毛笔”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需要经过72道工序方为成品。潘占堆告诉记者,只有每一项程序都做到精湛,才能制作出一支“笔齐、肚圆、头尖、体健”的毛笔来。

  历史上,“大仓毛笔”曾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清朝时期,“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又据考证,革命时期的延安,使用的也是“太仓毛笔”。

  在潘占堆幼年时的记忆中,到太仓来买毛笔的人曾经络绎不绝。一些商贩还把“太仓毛笔”运往陕西、山西等地销售。

  上世纪70年代,因政策原因,上级不再允许私人制作毛笔,当时的太仓大队抽调五十多人成立了“太仓毛笔社”,自小随父习艺、技术精湛的潘占堆被任命为业务副厂长。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各地都在写大字报,“太仓毛笔”供不应求,厂里的业务员来往穿梭于北方各地,忙得不亦乐乎。

    后继乏人

  但这些历史的荣耀,已经烟消云散。1980年,“太仓毛笔社”解散,此后,“太仓毛笔”逐渐萧条,村里仅有潘占堆仍坚持在小作坊里制作。在“太仓毛笔社”时,潘占堆一天最多能制作50多支,现在每天最多能做20多支。因为收入不景气,潘占堆的经营十分惨淡。昔日盛名在外的“太仓毛笔”,如今仅在本县范围内销售,主要是一些单位购买“太仓毛笔”做礼品。

     潘占堆的坚持,其实与他的学艺经历有关。潘家兄弟三人,大哥在部队当兵,二哥不愿意学,为了不让祖辈的技艺失传,潘占堆14岁时就跟着父亲学此技艺。他的父亲潘三多,1952年曾在原洛阳地区手工业大赛中获得第一名。

     其实当时,潘占堆的理想是当兵。“如果那时去当兵,现在也有退休金了。”这成为潘占堆的一大憾事。

  提起学艺时的艰辛,潘占堆仍感慨不已。梳毛和捏笔头是最难的,冬天在水盆里梳理那么细小的笔毛,一不小心就被锋利的牛骨梳划破了手。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头的毛,并在水盆里梳理时不脱不掉,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不但72道工序全都是纯手工,还要耐得住寂寞,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50多年过去了,潘占堆仍在案板前精心地梳理着每一根羊毛,制作每一支笔。至今,他仍可制作出毫长最大的“抓笔”,可写三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在潘占堆看来,这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在传承着父辈们的风骨。

  但潘占堆担心,这门手艺很可能后继无人。潘占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夫妇俩都在外地打工,二儿子虽然呆在家乡,但看到“太仓毛笔”的制作工序太过复杂,且利润微薄,也不愿学习。这让潘占堆非常着急,他是“太仓毛笔”的唯一传人,年龄一天天大了,总不能让这门绝艺在自己手里失传吧。为此,潘占堆没少给二儿子做工作。

  2009年8月7日,“太仓毛笔制作工艺”被公布为孟津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底,潘占堆又自费几千元,将“太仓毛笔制作工艺”申报成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潘占堆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二儿子树立一些信心。

    拯救行动

    太仓村制作毛笔者多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时期有“南湖北潘”之说。

    “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善琏镇,素有“笔都”之称。小小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会制笔,涌现出许多“湖笔”世家。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湖笔”也难逃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宿命。

    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湖笔”传人邱昌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湖笔”的命运,如今,湖州地区的毛笔制作生产厂家众多,已成产业化,依然雄据全国毛笔市场的半壁江山。

    同样的拯救行动也发生在河南。除了“太仓毛笔”外,河南还有“汝阳刘毛笔”,因产自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而得名。2005年,“汝阳刘毛笔”的传人刘好勤联合同村的几家制笔专业户成立了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去年,“汝阳刘毛笔”被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助这些努力,刘笔业有限公司年产各类毛笔330万支,利润可观。

    毛笔和书画乃是“孪生兄弟”,距太仓村1公里之遥的平乐村被称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现在,该村占地几十亩的集旅游观光、牡丹画交易、绘画技艺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兴建,平乐村的牌子已经叫响,而“太仓毛笔”却江河日下。

    潘占堆算了一笔账,要保护好“太仓湖笔”这一濒临失传的技艺,除了努力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争取国家扶持外,在改进毛笔制作工具、品牌宣传、人才培养等方面需投入约50万元,而这笔钱对于艰难经营的潘占堆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

     “太仓毛笔”何去何从,让潘占堆寝食难安。

    立法呼唤

    其实,“太仓毛笔”的现实困境,只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而已。

    今年1月22日,有关部门发布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指出: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都呈现出濒临灭绝或变迁演化的趋势。

    该报告列举的一个典型事例是,河南新密市大隗镇是全国有名的“造纸之乡”,手工制作的白麻纸是书写的上乘佳品,已有上千年历史。但目前,还在手工造纸的仅有该镇大路沟村的黄保灵,这门绝技已濒临失传。

    而放眼全国,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社会各界的普遍看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论是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等等,都需要予以制度化。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已成为一大热议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就曾呼吁,各地应当根据本地的民间文化优秀遗产,制订相应的地方法规予以保护。张海建议,应当通过立法手段,尽快设置各级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设立专项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通过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的力量,建立形式不同、规模不等的民俗博物馆,全面展示民间文化优秀遗产,提升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不少地区都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家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未出台,大部分地区也缺乏相应的地方法规,因此许多价值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仍不能依法得到保护。尤其是在基层,必需的保护经费难以保证,导致普查、记录、整理、宣传及重点抢救保护工作均难以有效开展。

    有消息表明,其实早在2003年,有关部门便开始酝酿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目前正加快进入立法程序。人们期望,相关的立法步伐能进一步提速,因为对许多徘徊于消亡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已经再也等不起了。【原标题:“太仓毛笔”:“非遗”的消亡与拯救】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2010-05-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