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军屯铁裆功 曾经威名远扬的民间功夫(下)

2013/8/26 15:52:41 点击数: 【字体:


    盛时:

    村里男人个个“蹦锤”

    “喝口军屯水,都会耍耍锤;吃口军屯饭,都是钢铁汉”。早年,很多洛阳人都熟知这个“顺口溜”。

    洛龙区安乐军屯铁裆功传人王永乐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个“顺口溜”并不夸张。据老拳师王长有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男人个个“蹦锤”(洛阳话,即“打拳”),一些女性也参与练习。田间地头,居民庭院,随处都可当“锤场”(即练武场地)。很多村民趁在地里干活的间隙,拿镰刀、锄头往背上、腿上敲打,练习“拍打功”……

    军屯老教师王书成回忆,在“生产队”时期,村里的锤场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唐金钟后代唐天顺家里,另一个设在老拳师朱存礼家里,都是村里武艺高强的拳师的聚集地。农闲季节,每天晚饭后,锤场里都会来很多人,围成圈子练习。

    一般程序是:先蹦“红捶”(套路),再蹦“老架”(套路),之后是“破架”(即两人对练),这三个程序需要2个小时左右。不管隆冬盛夏,“蹦锤”者都脱光上衣,练完后个个大汗淋漓。“蹦锤”后,多数人回家,师傅将给几个“开功”弟子指点迷津,单独传授绝招,此时严禁外人参观,就连没有“开功”的本村人也不许看。

    如今,四五十岁以上的军屯人,几乎人人都可以给你表演一套拳法。84岁的老拳师王长有每天早上6时都带着绳镖,跑到洛浦公园打一套拳,并用绳镖往身上击打一遍。

    新一代的拳师在各种比赛中显示了四面八方通背拳的威力: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表演赛上,王红军、王永乐依靠铁裆功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金奖”;1995年,在河南省气功大赛上,王建利、王留太等12人组成的四面八方通背拳代表队,发挥出色,为军屯人捧回“金杯”……

    现状:

    “锤场”一个接一个地关门

    王永乐坦言,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屯村青年大都热衷于考大学、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赚钱,练武的风气日渐衰微,昔日热闹的“锤场”一个接一个地关门,勉强维持的“锤场”也门前冷落车马稀,少有青年光顾。

    王永乐在自家的地下室内,也设有一个“锤场”。记者走进这间阴暗、潮湿的“锤场”,只见墙上贴着通背拳的种种禁令,还有一份2003年王红军、王书成、王永乐等拳师为新徒弟王新刚、王小强、王高原等人正式“开功”的“令据”。在墙角,放着拉力器、握力棒、哑铃、杠铃等器材,还有哨棒、棒槌等练习“拍打功”的独特用具。

    王永乐的儿子从小瘦小、虚弱,跟着父亲练了一段通背拳,不但胸肌发达、身强力壮,而且在新一代军屯人中脱颖而出,头上能开两块砖,还到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栏目展示过身手,2006年却突然不练了。

    “就像上坡,再坚持几步就到坡顶了,他却放弃了。如果他能再练几年,功力肯定达到一流水平。”王永乐一脸无奈地说。

    连“武术世家”的后代都不练武,其他人更不用说了。目前,村里坚持每天“蹦锤”的,只剩下王永乐、王红军等寥寥数人;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坚持天天“蹦锤”的几乎没有了,天天到“锤场”练武的青年,只有张腾这个“外村人”……

    “看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好东西,年轻人不当回事儿,我们真是心凉啊!”王永乐叹道。

    新路:

    老教师义务教徒习武

    祖传拳法日渐衰微,军屯的老拳师们坐不住了,他们奔走呼号,想方设法保存“火种”,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王书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教学楼上和军屯村村委会大院里,您都会看到一幅宽3米、高2米的宣传画,上面醒目地印着“通背拳歌”和孩子们练拳的照片,宣传四面八方通背拳。

    从去年下半年起,53岁的王书成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学生中精心挑选了唐鹏程(9岁)、赵帅昌(11岁)、王绍华(9岁)、王逗等15个“徒弟”,其中6个孩子每天晚上跟着王书成学武,双休日其他孩子过来学习。王书成为孩子们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表”:每天都要压腿、倒立,练习“童子功”的入门动作。

    “您教拳收钱吗?”记者问。

    “都是乡里乡亲的,不收钱,只要孩子们能踏实学武,我就心满意足了。”王书成笑着说,“过去是徒弟求师傅传授绝活,现在却是师傅求徒弟好好学,为了招揽一个‘好苗子’,我多次登门做工作。”

    孩子们的武术功力在悄悄进步。如今,唐鹏程能够连续倒立20分钟以上,王绍华能倒立10分钟……王书成笑眯眯地说,再过几个月,将请王红军给孩子们传授“童子功”,请王永乐传授“铁头功”,让这些孩子成为全村武师共同的弟子,为通背拳的长远发展积累人才储备。

    王书成希望这些孩子今后能凭借文化课和通背拳的双重根底,考上高校的体育专业进行深造,用科学理论研究、整理通背拳的资料并加以传承。

    展望:

    通背拳将迎来新生

    市文联秘书长、作家孙建邦长期关注四面八方通背拳的发展。他认为,在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健身、娱乐形式单调,军屯人只有认真练武一种选择,靠打拳来防身健体,赢得村民尊重,所以人人练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生存、发展压力巨大,休闲娱乐方式大为丰富,人人练拳的“盛况”很难重现,遭遇一时衰落也是时代的必然。

    孙建邦同时认为,作为一种已经流传了300年的民间拳种,通背拳不仅是一种拳法,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进行发掘、整理,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其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起来的人们需要继承文化、强身健体,练习以防御为主并可防身健体的四面八方通背拳,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背拳会迎来新的机遇,获得长久发展。【原标题:军屯铁裆功 曾经威名远扬的民间功夫】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8-05-05 作者:程奇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洛阳南无拳:从数代单传到花落千家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