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古村“独”舞

2013/8/16 14:57:33 点击数: 【字体:


古村“独”舞

独脚舞表演现场

古村“独”舞

传说大禹曾在此治水的大禹台,如今已是乱石满地,荒草萋萋。

    品味传统村落

    一种舞蹈可以穿越数千年的历史,独脚舞就是这样。

    60多岁的付占军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舞的传承人,他的家在登封市君召乡胥店村,从他家门口向西远望,可以看到一土筑高台——大禹台,相传大禹在此治水,其治水动作演变为独脚舞世代流传。

    胥店村是殷商时期资胥国城址所在地,地处汉唐古道,后少康北迁,胥民走大部分,老弱民众留守古城。岁月侵蚀,磨灭了远古的印记,而独脚舞的流传,足以印证村庄古老的历史。

    每逢正月十七,付占军都会组织村里的孩子们表演独脚舞,“我年纪大了,跳不动了,看着孩子们表演,祖上传下的东西,总算没有失传。”付占军说。村里会跳独脚舞的有100多人,从8岁到20岁之间。上个世纪80年代,付占军是独脚舞的高手,是独脚舞演出的灵魂人物,村里不少人都得到他的真传,他的外孙女就是独脚舞高手。

    相传大禹治水时,各方贤人能士都来相助,大禹改堵为疏,凿山疏河,最终将洪水排入大海。一种说法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站在木棍支起的高台上,与主水的蛟龙搏斗,最终战胜蛟龙赢得胜利,独脚舞由大禹治水的动作演化而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大禹治水最终累死,化作一条独脚龙腾空而去。后人为了纪念他,编练了“独脚舞”,在庙会或村里的香社大会上表演。

    “独脚舞”又名“独腿舞”、“独脚龙”、“独腿猴”,流传在登封市君召乡胥店村、前孟村及附近村庄。

    独脚舞的盛行还与乾隆皇帝有关。付氏家谱记载:付氏十二世先人付而师在乾隆年代得中进士,因才华出众,深得乾隆赏识。一次乾隆设宴群臣,席间,问他除诗书文采外,还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付而师说还有家传绝技,乾隆好奇,特许付而师当场展示。付而师即令随从取来木棍一根,现场制作了一条“独脚棍”,纵身一跃,双脚夹棍便开始表演起了 “独脚舞”。他夹着棍从大殿越过高高的门槛跳到殿外,沿着台阶跳到开阔地带,又一级一级跳到殿门口,其间翻滚腾拿,花样百出,看得乾隆赞不绝口,当即挥笔,御书匾额:奇人奇技奇才。

    付氏先人以此为荣,高挂匾额,苦练此技,民间也以习练独脚舞为荣,导致此后二百余年长盛不衰。据传,一位叫付聚的先人是个跳独角舞的高手,有一次,洛阳知府到登封巡查,想观看民间艺术表演,登封知县就把付聚找来,让他在县衙大堂上表演。知府看得眉飞色舞,如痴如醉,当场奖他银牌一枚。

    上世纪末,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挣钱,独脚舞的传承遭遇“瓶颈”,濒临失传。1995年,登封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分拨专项资金购买行头、道具,组织老艺人指导编排舞蹈动作。2006年,登封市文联重新挖掘独脚舞的有关资料,并将其列为登封重要的民俗文化。2008年4月,独脚舞被列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又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独脚舞又在民间红火起来。

    付占军总结,独脚舞是以高跷打底、杂技镶边的融杂技、高跷舞蹈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用的道具就是一根四五尺高木杆,木杆半腰离地二三尺的地方安装一个踏柄,顶端有一个把手。表演时表演者迅速跃上踏柄,手握把手,双脚踩在踏柄上,两腿紧紧地夹住高跷,不停地腾挪,同时进行舞蹈动作表演。

    独角舞多以集体舞蹈形式出现,只要农闲,村里人就聚在一起比试“舞艺”。逢年过节,大家身着彩衣,敲锣打鼓,声势十分浩大,经常应邀到集会或村里表演。

    微风吹过,胥店村村口的大禹台上青草摇曳,似乎在诉说大禹治水的往事。独脚舞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寄托了村民世世代代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原标题:古村“独”舞】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13-08-07 作者:张立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东方魔板 巧在七中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