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孤独坚守 河南新密"非遗"手工造纸遭遇尴尬(2)

2013/8/16 11:51:25 点击数: 【字体:




  近年来,经过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该项传统技术在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似乎让濒临灭绝的手工造纸术,抓到了一根救命草。然而,披上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衣的手工造纸术,至今仍难逃脱濒临灭绝的尴尬局面。

  造纸名镇的嬗变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疾驰,在通往新密市大隗镇的路两旁,不时冒出一两家造纸企业。气派的厂区大门,整齐的车间向外来者诉说着这里的辉煌和曾经的历史。

  大隗镇在新密市,属于一个典型的工业大镇。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造纸,被当地人称之为“白色经济”。这与因“黑色经济”煤炭资源而著称的新密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被称之为“黑色经济”的煤炭资源,撬动了整个新密市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白色经济”手工造纸术却成就了大隗镇的特色经济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新密市在大力挖掘“黑色经济”煤炭资源的时候,大隗镇却兴起了造纸热。300余家大小企业400多条生产线,遍布整个大隗镇的村村角落。热闹的发展局面,大隗镇被外界誉为“中国造纸第一镇”。

  日夜轰隆的机器声,哗哗产出的纸张犹如印钱的机器,村民们自此踏上了致富之路。

  产出的纸张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一些客商也慕名前来采购。装满了纸张的大卡车排成队,像老牛一样喘着粗气源源不断地把产品运往外界。

  但是,由于当初的造纸技术落后,在追求经济最大化同时,他们忽略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这种高耗能、高污染在严重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时候,大隗镇醒了,大隗镇人民的觉悟自此也开始了新的变化。他们痛下决心,绝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深受污染之害。

  于是,大隗镇刮起了一场环保风暴。恰巧,全国此时也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保风暴。借助全国刮起的环保风暴力量,大隗镇痛下决心,关停、关闭、整合了一大批造纸企业。由原来的300多家,逐渐整合到现如今的23家,并且配备了现代化治污系统。

  以保护生存环境为目的的整改措施,使大隗镇逐渐恢复了自然面貌。

  大隗镇的嬗变,使它有了今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繁琐的手工造纸术

  虽然造纸企业减少了很多,但是大隗镇的“中国造纸第一镇”声誉并未由此而减弱。因为,大隗镇拥有着400余年的造纸历史。

  大隗镇的手工造纸术可以追溯到东汉初年,当时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后,传给了新密市大隗镇的侯姓后人。

  侯姓后人逐渐把这种传统的手工造纸术广泛传播,伴随着时光的流失,当地人们渐渐学会了这种古老的传统技术,并且以此为谋生的手段。

  手工造纸看似简单,其实它所蕴含的技术也相当多,不但工序复杂,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

  传统的手工造纸,需要先把一种叫构树的乔木皮剥下,然后用碱水浸泡;再用笼蒸后,用石碾碾碎;再用刀切成碎末浸泡成浆;然后用竹制的纸篦在纸浆中均匀捞出叫操纸。这种捞出的纸浆叠成纸饼,然后对纸饼的水纸揭开,贴在墙上叫扫纸晾干揭下,这种手工制作的纸韧性特别好,拉力特别强,俗称棉纸。

  如果按照蔡伦发明的那一套造纸工序,光是造纸浆,就有采料、晒料、煮、蒸、拌灰、捣浆……至少60道工序。现在,这些手工造纸工匠买来印刷厂的纸品边角料,然后由打浆机打成浆,省掉了这些步骤。虽然能够省下一些步骤,可是仅捞纸、压纸、湿纸、贴纸这些工序做起来依然繁杂。

  然而,发展到今天的手工造纸虽然减少了一些步骤,可是对此项技术能够熟练掌握的人是少之又少。

  一个人的孤独坚守

  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手工造纸术,如今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推进和蓬勃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技术仅有一个名叫黄保灵的人在孤独地坚守着。

  黄保灵是大隗镇大路沟村人,今年48岁的他不善言词。但谈起手工造纸的话题时兴奋不已,言语滔滔不绝,一道道复杂的工序早已刻在了他的心里。

  据黄保灵讲,手工造纸技术是属于他们的祖传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他19岁被父亲送到山西太原当兵,复员回来后开始跟着父亲干手工造纸,一直干到现在,至今已经干了27年。

  黄保灵感慨地对记者说:“20年前,村里像我这样的手工造纸作坊大约有六七十家。目前,大隗镇造纸厂有20多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只有我一家还在沿袭着传承千年的手工造纸技艺。”

  随后,他把记者引到他的手工造纸作坊中,让记者看看是如何造出纸的。在一个路边的小屋子里,昏暗的光线下,一些原始的传统工具整齐地摆放着。他系上塑料围裙,跳下齐腰深的“脚坑”里,用一竹制的器物在一个大水坑里捞纸浆,他手腕一抖,竹制的器物上便沾了一层米色的纸浆,控一下水后,他把竹制的器物往下一扣,一小张麻纸就成形了。黄保灵说,这道工序叫抄纸,也叫捞纸。面前的水坑,叫“陷坑”,坑底排列了一层竹子,下面压着的就是纸浆。用一边的木杆捣捣下面的竹子,纸浆就会从下面冒出来,他再用另一根木杆搅一搅,就可让陷坑里的纸浆变得均匀。

  黄保灵说:“捞纸全凭经验和手感,一张纸的厚薄和均匀,全看捞纸人的技术,竹器伸得过深,上面的纸浆就太多,‘捞’出的纸张就厚,入水太浅纸张又太薄。捞纸时用力不匀,竹器上沾的纸浆就不均匀,‘捞’出的纸会厚薄不均。”

  捞出的湿纸平摊在木板上后,下一步工序是压纸。黄保灵把湿纸一张张放到陷坑里,堆到半尺多厚时,他就会用一块木板压在上面,再往木板上面压几块石头,这个工序就是为湿纸去水,时间一两个小时。压过的纸还是密密实实地粘在一起,还得往下面“饮水”,然后纸张才会一张一张揭开,又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风干。

  娴熟的技术,让记者看得入迷。当谈到经济收入时,黄保灵苦笑下说:“如果纯粹干这,我连家都养不起。这活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从早上6时一直忙到下午6时,除去吃饭、上厕所,一天最多只能造700张纸,站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一天只能收入十几块钱,一般人可吃不了这份苦!岁数大的,都早已不干了,比我年龄小的都没人愿意学。很多人都笑我傻,同样造纸赚钱,为啥不装个造纸机?其实,我也曾经想过搞机器造纸,可是我到现在还不想放弃这个作坊,就是不想让这项上千年的历史工艺白白失去。”

  “非遗”背后的尴尬

  2009年6月份,这是黄保灵记忆最深刻的日子。传承了千年的手工造纸技术,终于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预示着,这项古老的传统技术面对濒临灭绝有了一道很好的保护屏障。

  然而,让黄保灵深感意外的是,虽然获得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至今的保护和传承依然是个问题。

  村上的人,早已对此不闻不问。就连自己的妻子也反对自己继续干下去,为此,黄保灵夫妻两个没少生气。

  黄保灵想让自己的大儿子能够跟着自己学习,把这门手艺继承下来。可是,儿子却考上大学,远离家门在外平时回来很少,也没时间学。又加上妻子的强烈反对,这让黄保灵深感孤独。

  黄保灵很多次也曾痛下决心,不再碰这项技术了。可是,每次他都战胜不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斗争的最终往往以失败告吹。他总是觉得,如果这门手艺在他手中消失了,他便成了罪人。这毕竟是流传了千年的手艺,白白流失了实在是太可惜了,自己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

  对于黄保灵的这种顽强坚持,新密市文化馆原馆长李宗寅深表感动。他说:“现在以经济为目的的今天,一个人能够坚守这么多年,实在是不容易啊。”也正是在李宗寅的鼓励和支持下,黄保灵一直在默默地坚守着这门工艺,坚守着自己的心灵家园。

  在申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李宗寅和文化馆的同事们不辞劳累来回奔波,经历了种种困难才取得了这个成果。

  对于现在的传承问题,新密市文化馆副馆长石德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密市目前已经申请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多项,但是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和困惑,那就是传承的问题。这是一个最大问题,也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需要资金。没资金的支持,传承很难继续下去。2008年,新密市超化寺吹歌,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被确定为国家级传承人,国家给了3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才得以继续下去。而手工造纸技术要想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下去,下步只好努力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到项目资金支持,这样才能解决所面临的尴尬困境。”

  采访结束时,黄保灵对记者说:“无论用哪种办法,只要能够把这门工艺继续传承下去就好。我的心愿是:最好是在旅游景点内,作为一个参观项目对游人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李 青 文/图)   【原标题: 孤独坚守 河南新密"非遗"手工造纸遭遇尴尬】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0-04-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