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封建官吏,人们会自然地想到一种定义式的理论: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身上缀满老百姓冤情的可恶可恨的人。传统戏剧《七品芝麻官》虽然令人荡气回肠,但也有人认为唐成那个县官是人们理想中的人物,封建社会里哪会有那样清正无私、为老百姓做官的县太爷?所谓“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过是“给穷人开胃”的戏言罢了。日前去南阳,参观了内乡县衙,方知此见大谬。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明、清、民国时期的《内乡县志》等志书都记载着它的历史:“元大德八年(1304)县尹潘逵始建廨舍”;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史唯一重建,后来又经过历代重修,颇具规模。县衙中有正堂、退思堂、知县廨,东北为县丞廨,东南为典史廨,西北为主簿廨;堂东为幕厅,堂西为架阁库,两厢为六房;前为仪门,西南为狱房,东南为土地祠。
这里的建筑说不上豪华,风景更说不上诱人,但一年到头,全国各地乃至***到此参观的客人却络绎不绝。其主要原因不光是它具有封建时代完美的建筑规模、珍贵的实物资料,更在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那表现七品芝麻官情怀的匾联,让人看了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县衙内各主要建筑门前都有一方匾额、一幅楹联,其主要内容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戒约自勉,或述效法古人为官之志,或省视自身功过,丰富多彩,写法各异,寓意深刻,令人不由自主地驻足其前,陷入沉思。
大堂的楹联是:“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这是执政人在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忘了,百姓为天,欺压百姓就如同欺负上苍,万不可做这样伤天害理、败坏名声的蠢事;辜负了老百姓就会遗恨于民,也辜负了国家,怎忍心做这样的事呢?二堂的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申明为官执法不分亲疏远近,不徇私情,做到公正严明;对举报实情、出证实况而使案情真相大白的人进行重奖;对证据不足、一时还不能查明真相的疑案处理要留有余地,以免冤枉好人……这是执政人的自律,由此可见一方县令执法清正的态度和爱民如亲的情愫。三堂的楹联其上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耻,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楹联道出了为官者应有的思想境界:得到一任的官职并不值得欣喜若狂,自以为高贵,引以为荣耀。为了给百姓做主,即使得罪了上司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什么耻辱。不要说当个地方官左右不了大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须知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的“父母官”。为官者吃的穿的用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当官的千万不要倚仗权势欺压百姓,要牢牢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从中不难看出,这是为官者的切身体会,语言虽朴实无华,其真情却感人肺腑。
六房是县衙职能办事机构。吏房的楹联是:“选官擢吏贤而举,行政核绩廉以衡。”这是他们在组织路线上遵循的法则,选拔、提升官吏重在德才,考核政绩要以是否廉洁为衡量标准。
楹联言志、言行、言情,让现代的我们看了也觉耳目一新,暗暗稀奇:封建官吏真的能做到吗?且看大门两边的一幅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大;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菊潭”、“郦”古指内乡,天、地、柱指天子、百姓、地方官。这是在内乡做了九年知县的章炳焘撰写的,意思是身为一个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危,责任重大,从政要以爱民为本,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站稳脚跟。这是他在任九年内乡大治的经验总结,绝非言不附属的自我标榜。《内乡县志》记载,他于该县在任九年,勤政爱民,以百姓为父母,不辞辛劳,经常到百姓当中了解他们的疾苦,甚至不惜拿出自己的薪水抚恤苦难百姓,廉洁奉公换来了全县九年太平。这样的内乡县令不只他一个。志书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一个叫高以永的从外地来赴任该县知县时,县内地多荒芜,他下车伊始,先问百姓疾苦,“令其广开垦、植农桑,游民四处返回,开地四千余顷。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之声传遍遐迩。”他时常深入民间,写过许多体察民情的诗文。离任后,百姓为他立了“德政”、“去思”二碑于仪门前……由此可见,那些楹联不仅是刀笔之下的口号,更是身体力行的准则。
谒内乡县衙,赏其匾额、楹联,无法不令人感慨万千。封建时代的官吏尚能如此,是否值得当今的人民公仆深思和借鉴?(原标题:谒内乡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