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医圣张仲景的生平事迹介绍

2012/6/20 16:40:33 点击数: 【字体:

     
    张仲景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凭一部《伤寒杂病论》顽强地穿透历史的隧道,传播、扬名、济世、救人,而且是"道经千载更光辉",终成一代医圣。河南南阳是医圣故里。在南阳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张仲景医药文化又是市场价值最高、行业带动力最强的优势资源,可以说,"医圣"品牌是南阳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巨大财富。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灾疫肆虐的年代。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七哀诗》中描述了当时惨痛的一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路有饥女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曹植则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就是南阳人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据史料记载,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但不到十年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病,因此他立志学习医术。他起初拜同族叔叔张伯祖为师,因他聪慧过人,又勤于钻研,不多久就青出于蓝;但他成名以后,依旧好学不倦,只要得知某位医师医术高明,不惜长途跋涉,也要登门请教。
   
    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的说法广为流传。北宋林亿等校定的《伤寒论·序》注:"张仲景,南阳人也,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1981年,在南阳医圣祠发现一块古墓碑---此碑后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碑座后方有隶书"咸和五年"四字,碑正中题"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咸和五年"是公元330年。
  
    传说其为长沙太守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故至今仍有药店称"堂",如同仁堂、长春堂、胡庆余堂等;药店应诊医生为"坐堂医生"。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亦源于太守之说。
  
    有关张仲景医术卓绝的传说甚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为王粲(仲宣)诊病一事,"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所言。"中医知人生死,神乎其技。但"五石汤"既然如此之神,为何张仲景医书中并无记述,不能不让人生疑。不过,此事倒反映了张仲景"不治已病治未病"、重治不如重防的观点。 这一轶事在《甲乙经序》、《太平御览》中有过不同版本的记载。
 
    传说张仲景到桐柏山采药,遇一人求诊,曰:"子之腕有兽脉,何也?"其人实告:"吾乃老猿也。"仲景以囊中丸药与之,一服即愈。老猿知恩图报,翌日扛一根木头送给张仲景,说:"此万年桐也,聊以相报。"仲景用这块木头做了两个古琴,一曰古猿,一曰万年。诊治桓帝
 
    《神仙通鉴》记曰:元嘉冬,桓帝感寒疾,召玑(机)调治。病经十七日,玑(即:机,张仲景名)诊视曰:正伤寒也。拟投一剂,品味辄以两计,密覆得汗如雨,及旦身凉。留玑为侍中,玑见朝政日非,叹曰:君疾可愈,国病难医。遂挂冠遁去。
   
    张仲景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殊荣,被世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最早一部结合了理论与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一本书从它诞生之日起,便有着自己独立的命运,连它的创造者也无能为力。对于一部名著而言,它的命运,更是像它的内容一样精彩、一样曲折动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可以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去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因为,不可能有哪本19世纪的解剖学著作可以作为今天的教科书,现在西医的治疗也不可能到几百年前的老祖先那里找根据。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
  
    据有关记载,除《伤寒杂病论》外,张仲景尚著有如下著作: 《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口齿论》;《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等等。 上述各种书目,可能是《伤寒杂病论》分解出来的部分内容的单行本,未必是另有所述。
  
    "南阳城东,仁济桥西,温凉河畔",一听这个所在,南阳人,以及国内外中医中药界人士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医圣祠那个性化的子母阙、大门。
   
    "药王之庙遍寰宇,医圣之祠惟南阳有焉"。谁能想到,华夏大地上这惟一一座医圣祠的诞生竟依赖于一个儒生不甚可靠的怪梦。
 
    明朝崇祯元年,兰考廪生冯应鳌病染风寒,几乎不治。一日午夜,有一黄衣金冠神人,以手抚冯,冯"百节俱活"。他问:"生我者为谁?"神人自称南阳张仲景,自己的墓冢在"南阳府东四里许","岁久湮没,荡为平地",要求冯应鳌为自己重起墓冢。
  
    初听这一故事,除感觉神奇外,还觉得张仲景的行为颇有"市恩"嫌疑。冯应鳌的叙述不是给张仲景增光,倒像抹黑。此次再读这一故事,觉得靠这种灵异事件来吸引人的眼球,对于筹资修祠、树立张仲景的权威倒不无裨益。
  
    冯应鳌曾刻"灵应碑"记载这一梦境。石碑现存医圣祠。
   
    据石碑记载,冯应鳌病愈后不远千里赶赴南阳,在神人所说的地点见到一座庙宇---并非专祭张仲景,祭祀的是伏羲、神农与黄帝,庙内十大名医像中有张仲景,衣冠须眉,与冯应鳌"梦魂所睹者宛然"。冯应鳌还了解到,庙后确曾有古墓石碑,时光流逝,这儿已成了一片菜地。冯应鳌找到这片土地的主人祝氏,要求买下原墓冢附近的地,祝家认为他的要求是无稽之谈,菜地共有40亩,他只买其中的一小块,"世有买绫锦而剪其中之尺寸者乎?"拒绝了他的要求。
  
    几年后,有园丁凿地掘井,获高二尺余一碑碣,上写"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打井时还出现了种种异事,人们渐渐相信了冯应鳌的说法。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唐藩王倡首,儒医越夔、沈津等创建三皇庙,此处应该就是冯应鳌病愈后来宛见到张仲景像的地方。110年后,已是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南阳府丞张三异募捐建造医圣祠,三皇庙的名称不复被人提起。当时,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叶县训导的冯应鳌再次来宛,立石记述访墓始末,并重刻灵应碑。
  
    医圣祠自其诞生之日起,在数百年的历史风雨中,既有"宛城观赏游览名胜之地"、"每年春秋致祭,崇德报功,并于医林会馆中交流医技,考察学术"的辉煌,也有"无人经理,没于耕竖"、"门垣皆无,殿宇倾圮,塑像残损,庭院荒废"的凄凉时刻。意味深长的是,祠的荣枯暗合了中医地位的兴衰。
  
    上个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中医渐受冷落,国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医学怀有一种"初恋"的理想主义的热情,简单地将西医、中医分成新与旧、白与黑、落后与先进的两个对立面---这从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即可看出。正像当年南阳一位老中医感慨的:"五千年文化,忽有一落千丈之势……无论杀人之利器、养生之妙诀均以西人为长,中国为短,几欲一扫而空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医的地位跌到低谷。
  
    在这样的背景下,1929年,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全国中医界群情激愤,强烈抗议,发起中医史上有名的"三一七"斗争,虽然提案最终被废止,但轻视中医的情况并没有彻底改观。在南阳,1928年,军阀石友三的队伍拆毁医林会馆,将医圣祠辟为菜地,医圣祠"祀田没收,经理无人,日就废弛,亭台拆毁,花木砍伐","名胜古迹,荡然无存"。
  
    建国后,地方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历史文物遗迹保护工作,上世纪50年代曾两度修葺医圣祠。但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医圣祠在十年浩劫中未能幸免,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1982年,对于中医和医圣祠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写入宪法,中医在自己的故乡取得了合法的身份和地位。同一年,国家拨出专款修复医圣祠,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医圣祠的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国内外中医界仁人志士极其关注医圣祠的修复与发展,数次国际国内仲景学说研讨会的召开,更是促进了南阳中医药事业及医圣祠修复工作的飞速发展。
   
     眼下,中医药的地位在国际社会得到承认,其扶正祛邪,提高免疫能力,有助于调整身体正常功能的作用得到了不少国际研究机构的认可。张仲景亦声震***,1993年,国际知名的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推举世界医学伟人29位,张仲景名列第五位。
  
    获得新生的医圣祠,成了医道中人瞻仰医圣,普通人寄托对生命和健康美好心愿的所在。
   
    农历正月十八,是张仲景诞辰,这一天,医圣祠人如潮涌,游园的、进香的、看大戏的热闹非凡。墓旁的四个羊头,被游人摸得光滑如新。张兼维讲了一件事情,有一年,有一位92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佝偻着背,趋着小脚到医圣祠朝圣。有人问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还求个啥,她说:"医圣爷功德可大了,我啥也不求,只图他老人家保佑咱们老百姓平平安安。"如同这位老奶奶一样,无数的人们对医圣祠,对张仲景,寄托了生命健康、国泰民安的切切愿心。  
   
    张仲景之所以医中称圣,除了精湛的医术外,高尚的医德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
   
    在红包满天飞、职业冷漠症处处存在、医患纠纷日益严重的今天,学习张仲景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说,我们现在所知的张仲景的一切,大多来自民间传说、稗官野史、笔记小说、医学典籍,怎能表现张仲景的本真面目?但谁又能否认,这些游离于正史以外的东西,没有反映出医家的理想、人民的集体愿望和要求?
  
    北京中医界一位名叫吉良晨的主任医师要求他的学生把《伤寒杂病论》原序背下来。原序六七百字,他说,序文文字优美,富于诗词韵律,琅琅上口,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代医圣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这对提高医术,特别是提高医德,教人怎么做个真正的好医生很有帮助。
  
    现在看来,张仲景的高尚医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的事业准则。
 
    张仲景以战国名医扁鹊为榜样,主张继承发扬古代医学家德高艺精的优良传统。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越人"即秦越人、扁鹊,他制定了医家"骄恣不论于理"、"信巫不信医"等六不治行为准则,并提出"人之所病,疾病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的技术要求。
   
    在"举世昏迷"的社会里,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张扬着仁术济世的主张。"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对于病人,他一视同仁。从传说中可以看出,他给皇帝和达官看病,也给冻坏耳朵的穷苦百姓治病。他特别体恤民生疾苦,不开高价处方,尽量采用常见、地产、便宜的药物。
   
    他看病态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力求保证医疗质量,反对"相对斯须,便处汤药"的草率态度。
   
    二是淡泊名利、廉洁正直、遵纪守法的医德品质。
   
    张仲景批判那些"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的势利之徒。在他眼中,"医相无二",医国与活人一样重要。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中讲病因时,曾把"养慎",即小心谨慎地保养身体和"无犯王法"作为防病健身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对患者的要求,也是对医生的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带头遵纪守法。市场经济的今天,医药卫生工作者很容易涉足于经济犯罪,或在诊治异性病人时出现性犯罪,"无犯王法"这一告诫,值得广大医患人员记取。
  
    三是精勤不倦、荟萃众长、不耻下问的治学态度。
 
    中医讲究传承。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业务上进步很快。早年间,他跟随同乡名医张伯祖学医,伯祖要求他两年内将几十本医书全部读完。为专心读书,张仲景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屋内,让人将门窗堵死,只留下一个递饭送水的小洞。就这样,他读完了《难经》、《黄帝内经》、《胎胪药录》等医学名著,并背熟数千条汤头歌。
  
    张仲景在内科医技已相当有名的情况下,听说襄阳有名王姓外科医生治疗疮痈有绝招,人称"王神仙",他便背上行囊,跋涉数百里,前往拜师。恭敬的态度,恳切的言辞,令"王神仙"疑虑尽消,倾心教授。  
 
    张仲景也曾为弄清断肠草的毒性,细品毒草,几乎死去。
 
    张仲景精研攻学,后来医者赞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神医也。"
  
    四是谦和谨慎、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医风学风。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标题:医圣张仲景的生平事迹介绍)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