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铜人
2012/6/15 15:56:0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明针灸穴位铜人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某个部位用针刺入,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根据古代医学经络学说,经络遍布人体各个部位,有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上下、内外之功能。穴位则是经络系统的控制机关,刺激穴位可以起调节经络系统作用。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汉晋时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朝廷命翰林医官王惟一考订针灸经络,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作为法定教本在全国颁布。为了便于该书的长久保存,同时将《图经》刻在石碑上。
针灸穴位铜人是中国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是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
目前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是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漆木人。而针灸穴位铜人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及现代均有制作,成为学习针灸不可缺少的教具。
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有2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两件铜人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在相国寺内有“针灸图石壁堂”,堂内除针灸铜人外,其后壁上嵌有针灸图经刻石。宋天圣针灸铜人后因战乱被遗弃而下落不明。
明清两代,公私铸造铜人很多,习铜人穴已成了针灸医生的基本功。(原标题:针灸穴位铜人)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恒谦教育 20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