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仿宋针灸铜人"失而复得"记

2012/6/15 15:54:19 点击数: 【字体:

 

    时隔22年,李湘生女士再次见到了自己的作品——仿宋天圣针灸铜人。
   
    跟22年前一样,人们依然惊叹于作品的精致,因此媒体出现了铜人的照片,并称之为全国惟一一尊宋代针灸铜人(见《新京报》2009年2月14日A06版“全套御医器具首次亮相非遗展”)。恰恰是因为在《新京报》上看到了那张照片,李女士方得和铜人重逢。
   
     这只是宋天圣针灸铜人传奇经历中的最新版本。围绕着它的影踪,近千年来各种逸闻趣事不断上演。
    
     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创铸针灸铜人,作为皇家医学院的实验道具。当年两尊针灸铜人即铸成,史称“宋天圣针灸铜人”。铜人表面镂有穴位,同时以蜜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汞。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汞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这样一来,能否“针入汞出”就成了医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标准化医学模型,从宋代起各朝代都沿用这一方法培养和选用针灸医生,以至针灸铜人成了“国宝”。不幸的是,宋天圣针灸铜人命途多舛。两具铜人原本存放于开封大相国寺内,金攻破开封后将其带至北方,之后一具铜人便下落不明。另一具铜人在历经南宋、元、明代的磨难后,也于明景帝时不知去向。此后,历朝竞相仿制该铜人,一朝朝铸造出多种针灸铜人,甚至还出现了女铜人、孩童铜人。至今,我们沿用的塑料、橡胶人体针灸图形,就是模仿宋天圣针灸铜人而制成的。
     
    1965年,在拆除北京元代城墙时人们发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残石。《图经》即为王惟一所绘,并成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铸造蓝本。因仁宗皇帝视为珍宝,在其支持下,《图经》被刻于石碑之上,以供针灸爱好者览诵抚拓。可惜的是,明英宗为防止瓦剌进犯,开始加固京城的城墙,《图经》石碑竟被劈毁当作砖石使用。该石碑修复整理后,还曾置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1985年,为了准备两年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开封中医学会决定仿造一具宋天圣针灸铜人。于是,当时在河南雕塑艺术创作室工作的李湘生接到了塑造铜人的任务。模仿的首要问题是找到原件。当时有传闻说,日本发现了宋天圣针灸铜人,是真是假,不得而知。起初,日方同意中国专家前来观摩铜人,但开价4000美元。后来,日方干脆就拒绝了中方参观的要求,只给了中方4张复印的黑白照片。就凭着这4张照片,李湘生进行了几个月的创作。她回忆道,在塑造铜人石膏模型时,并不是完全地“仿古”,而是有所创新。比如,由于宋人不懂解剖,因而铜人没有肌肉线条,这次仿宋铜人则着意表现,可以说在造型方面的水平技艺已经超过原件。另外,宋代铜人的脸形是个缺憾,五官位置和表情都不像真人,本次仿造便着力打造了铜人的脸形,使其接近真人。
    
    据李湘生女士介绍,宋天圣针灸铜人的身高为宋代御林军的平均身高——172.5厘米,重约210公斤,全身共有657个穴位,无论是位置还是名称都和今天的穴位不一样。最难的是宋天圣针灸铜人的核心技术——“针入汞出”,当时国内还未发现有任何一具仿造针灸铜人能具备这项技术。所幸,经过和西安交通大学铸造系合作,这项技术难题最终解决,仿宋天圣针灸铜人在两年半后铸成。1987年10月28日,在开封大相国寺的“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馆”前,举行了有卫生部、河南省、开封市领导及专家出席的落成典礼仪式。1987年11月22日,仿宋针灸铜人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开幕式上亮相。《郑州晚报》于1987年11月15日还刊登了介绍仿宋针灸铜人铸造经过的文章,题目为《不是远古的梦》。
 
    在仿宋天圣针灸铜人获得国家多个奖项后,它存放于开封相国寺针灸馆。不过,它如原件一般神秘,不知何时也失踪了,李湘生就再没听说过它的下落。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年后,仿宋天圣针灸铜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现身,不过其躯干的前后盖都被去掉了。李湘生在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后立即认出了自己的作品,随后赶往展馆,却发现展览中并无该铜人的详细介绍,讲解员只说这是宋代的。媒体和展方的表现,可谓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传奇又添加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张浩) (原标题:仿宋针灸铜人"失而复得"记)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针灸穴位铜人 上一条:宋天圣铜人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