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烟叶生产创二十年来最高水平
2012/7/25 15:13:1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日前,在襄城县颍阳镇陈刘候村,农民刘保印对县烟草公司技术员算了一笔烟叶账:“今年我种烟叶8亩多,烟叶长得好,炕得也中,卖了2.7万元,明年我准备再多种几亩。”和刘保印一样,今年该县的2.1万余户种烟农民,都实实在在品尝到了烟叶增收带来的喜悦。今年,襄城县共收购烟叶1584.4万公斤,实现烟叶税5285.2万元,烟农收益2.36亿元,收购量、税收和烟农收入均居全省第一位,被授予“中国烟草文化之乡”称号。
襄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烟叶王国”,上世纪90年代,由于传统农业的比较效益不断下滑,烟农种烟积极性下降,并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为了保持“烟叶王国”的声誉,切实提高烟农收入,近年来,襄城县理出了“提高种植规模、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规范管理、发挥区域优势”的发展思路,制定多项优惠政策和鼓励机制,有力推动了烟叶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去年以来,该县以庆祝毛泽东视察襄城烟区50周年为契机,借助建设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乡、示范村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在宣传发动和加大补贴力度的同时,该县投入近亿元资金,按照“基础设施配套、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着力把汾陈乡和王洛镇闫寨村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乡和示范村。在此基础上,该县又投入资金5800多万元,在全县大力开展以机井、沟渠、管网、密集烤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烟水配套和烟坑配套项目2767个,新打机井600多眼,新建和改建密集式烤房2100多个,铺设管网50公里,疏浚排洪沟渠40多公里。基础条件的明显改观,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种烟信心,激发了种烟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国烟叶种植面积的大幅提升。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该县加大科技兴烟步伐,巩固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县、乡、村三级烟叶科技网络,不断加强对烟农的生产技术培训。尤其是在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该县烟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炕房,面对面为烟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了烟叶的长势和烘烤质量。
襄城县还积极探索建立烟叶风险救助机制。一方面,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利用科技手段在烟叶种植多的乡镇建设防雹增雨设施,通过人工干预天气,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对烟叶生产的破坏。另一方面,在王洛、汾陈等乡镇试点推行烟田入保工作,鼓励烟农对烟田进行投保,每亩烟24元保费,政府、烟草部门承担90%,个人只承担10%,每亩最高保额500元。一系列保障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切实降低了种烟的风险,解除了烟农的后顾之忧。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该县烟叶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年该县共种植烟叶14万亩,比2007年增加2.36万亩;共收购烟叶1584.4万公斤,比 2007年烟叶收购量将近翻了一番;烟农收益2.36亿元,比过去两年的总和还要多;实现烟叶税5285.2万元,烟农收益和税收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真正达到了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三赢”目标。(卢黎明 马占军)(原标题襄城县烟叶生产创二十年来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许昌日报 原文时间: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