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老烟区焕发新活力—河南省襄城县浓香型烟叶恢复性发展纪实

2012/7/25 15:05:19 点击数: 【字体:

    河南省襄城县1913年开始种植烤烟,是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该县生产的浓香型烟叶香气浓郁、质好、量足,回味醇和,劲头适中,结构疏松,化学成分协调,燃烧性好,配伍性强,是浓香型烤烟的典型代表。  
       
    2005年,襄城县针对烟叶种植出现较大滑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襄城县烤烟生产三年恢复发展实施意见》,积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如今,襄城浓香型烟叶基本实现恢复性发展,老烟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激励机制

       
    2005年,襄城县烟叶种植出现较大滑坡后,当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襄城县烟草产业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对全县烤烟生产统一领导指挥。15个种烟乡镇也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襄城县烟草产业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听取汇报,制定烟叶生产恢复性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烟叶产业领导小组合理调整烟叶生产布局,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确立了烟叶生产向最适宜种烟乡镇转移、向种植大村转移、向种烟大户转移的基本思路。 
       
    襄城县还专门设立烟叶生产专项基金、烟叶生产环节奖、烟叶种植年终综合奖等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对成片烟田,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统一免费机耕起垄,定量供应烟草专用肥、地膜、防病治虫农药。对普通烤房改为立式密集烤房,县局(分公司)每座供应供热和自控设备各一套,新建密集型烤房每座补贴2.1 万元。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体系、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为襄城县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烟叶生产恢复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完善保障体系 夯实生产基础

       
    按照“宜粮则粮、宜烟则烟”的原则,襄城县按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县划定基本烟田25万亩,并以村为单元划区定界,逐块编码登记,造册建档。通过以法定程、契约合同或村民自治的形式,建立了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确保基本烟田休养生息,提高土地承载能力。 
    
    围绕25万亩基本烟田,襄城县局(分公司)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做到了三个结合: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目标要求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自2005年以来,全县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共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111个,烟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襄城县还建立了烟叶生产风险救助基金。基金由县财政部门每亩补贴12元、烟草公司承担9.6元、烟农交纳2.4元的办法建立,积累滚动使用。对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烟田,由政府、烟草公司、保险公司、烟农代表组成理赔小组,现场勘察损失大小,每亩最高可赔付500元。 
     
    此外,襄城县局(分公司)与气象部门协调配合,建立了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防雹增雨作业31次,累计作业面积120多万亩,减少干旱和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3200多万元。
       
    创新生产模式 探索集约经营
       
    在襄城县各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为农民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并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进行合同管理,调解纠纷,建立土地流转档案。这是该县为推进土地合理流转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襄城县烟田向烟叶生产农场主和种烟大户集中,主要有两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类型,分别是:本村种烟大户自行协商租赁本村农户土地种烟,双方约定每亩租金后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签订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合同;村委会集体租赁,与农户商定每亩租金,把租金分别付给各租户,同时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中心提供书面申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然后,平价转租给农场主、种烟大户。
  
    各乡镇还有民间组建的劳动服务中介公司,登记在册的务工人员有 300~500名。农场主、种烟大户需要用工时,只需打一个电话,中介公司就会把临时工带到田间地头。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和烟草行业有关专家、教授考察论证认为,这种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新模式,改变了襄城多年来千家万户种烟、千家万户烤烟、千家万户卖烟的生产方式;易于稳定烟叶种植面积、推广普及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作业。  
       
    目前,该县已建立烟叶生产农场158个,种植面积2.5万亩,占全县种烟总面积的22.7%;发展2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1497户,种烟面积3.6万亩,占全县种烟总面积的32.7%。
       
    强化科技支撑 提高服务水平


    襄城县狠抓先进适用烟叶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提高科学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烟农的服务水平。 
     
    县里建有烤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乡镇有烤烟生产技术辅导站,村设烤烟生产技术辅导小组。如今,全县上下形成协调配套的科技推广普及服务网络。同时,该县聘请烟草专家组成智囊团,以卷烟工业需求为导向,以县烟草研究所为基地,解决良种、施肥、植保等技术难题。 
     
    在烟叶采收季节,技术员深入到田间地头,采烟前,先采几片成熟度不同的叶片,统一烟农眼光,再组织烟农采烟。“三段式”烘烤技术得到广泛推广,有效提高了烘烤质量。
襄城县局(分公司)还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为烟农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他们推行“四电合一”(电话、手机、电视、电脑)工程,建立健全烟农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与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利用烟草VPN网,将装有座机、持有手机烟农的电话号码登记在册,以语音服务、短信服务的形式,将天气预报、生产收购政策、每个生产环节技术要点及时转发给烟农。
       
    实现科学分工 打造职业烟农
  
     
    襄城县局(分公司)以村为单位,投资建育苗大棚群,有偿承包给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育苗专业户经营,双方民主协商,约定承包年限和育苗数量,对烟农实行商品化供苗。  
       
    由村新建、改建密集型烤房,聘请有经验、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烟农为烘烤专业户。烘烤专业户主与村委会签订烘烤设施使用管理合同,与烟农签订鲜烟叶调制加工服务合同,收取定额烘烤费。 
     
    产前,乡镇烟站组织机耕队,对农户烟田统一机耕起垄;烟叶生产物资供应队,以“套餐”的形式,将生产物资直接配送到户;产中,大田管理专业队,统一规范移栽,统一中耕锄草培土,统一打顶抹杈;植保专业队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采收系编烟专业队坚持烟叶成熟统一采收、编烟装炕;分级专业队登门入户初检,指导烟农合理分级。  
       
    此外,襄城县局(分公司)积极开展县、乡镇、村三级技术培训,选送技术员到大专院校深造,开办农函大烟草专业班,举办农民夜校,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近年来,全县累计培训烟草职工3200人次,乡镇村技术骨干6500人次,烟农32.8万人次,有86人获农艺师、助理农艺师资格,1200 名烟农获技术员职称。一支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干部和烟农队伍正茁壮成长。
       
    新闻背景


    河南省襄城县所产浓香型烟叶,曾被用作美国“骆驼”牌卷烟主料烟。襄城县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弗吉尼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襄城县烤烟生产得以快速发展。1953年,该县烟叶总产量分别占全省、全国烟叶总产量的16%和6%。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到襄城县烟区视察时称赞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襄城县烟叶生产快速发展,全县烟叶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到上世纪90年代,烟叶种植面积今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收购烟叶40万担。 
    
    进入21世纪,襄城县烟叶生产出现较大滑坡,2005年烟叶种植面积下降到7万亩。 
    
    2005年底,襄城县委、县政府,襄城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制定出台《襄城县烤烟生产三年恢复发展实施意见》,积极发展现代烟草农业。2008年,该县烟叶种植面积上升到11万亩,烟农收益2.36亿元,烟叶生产得到恢复性发展。(刘彩望、苏新宏)(原标题:老烟区焕发新活力—河南省襄城县浓香型烟叶恢复性发展纪实)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东方烟草报 原文时间:2009.9.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