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国花园内游客欣赏洛阳牡丹
中国经济网洛阳4月11日讯(记者党涤寰 杨洋) 日前,30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之际,1050株30个品种、9大色系洛阳牡丹亮相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继2011年成功参展台北花博会后,洛阳牡丹今年再次登上世界舞台,雍容华贵和国色天香洛阳牡丹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眼球。
洛阳牡丹兴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在洛阳的栽培史已有150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洛阳牡丹开始大规模栽培种植,牡丹观赏面积逐年增多,商品牡丹基地发展很快,出口创汇也连年翻番。1999年,洛阳明确提出实施牡丹发展战略,把以牡丹为主的花卉苗木业列入农业产业化六大支柱之一,兴建了邙山、洛南两个万亩牡丹产业带,掀起了洛阳牡丹产业大发展的序幕。
花开正艳洛阳牡丹
牡丹种植水平逐步提高
2002年,洛阳率先申请了洛阳牡丹原产地标志,制定了河南省洛阳牡丹的系列标准,实行产品市场准入制,催生了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洛阳加大了对牡丹的科技开发力度,一方面通过国内最大的牡丹基因库培育开发出近百个牡丹新品种,另一方面,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牡丹四季开花的技术难题,洛阳培育的盆栽牡丹种苗彻底打破秋天栽植的传统方法,可以不受季节限制随时移栽,“花开随人愿,四季皆可观”成为现实,洛阳牡丹也得以频频在奥运会、世博会、绿博会、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等重要节会上登场亮相。目前,洛阳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牡丹种苗和盆栽基地。2011年,洛阳在城区主要广场、干道、公园、社区及交通枢纽等处增植牡丹53.7万株,全市牡丹种植总面积发展至7万多亩,年销售量已达到1000万株,年产值达到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法国、美国、荷兰、新西兰、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生产中心之一。
不断拉长的牡丹产业链条
除了牡丹规模化种植培育以外,洛阳一直致力于牡丹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利用牡丹的花、叶、根、种子开发生产出了一大批产品,如牡丹酒、牡丹化妆品系列、牡丹精油、牡丹红茶、牡丹宴、牡丹饼、牡丹饺子、牡丹滋补靓汤等日用品和食品,还有牡丹消毒剂、牡丹生发露和牡丹高效杀虫剂、纺织印染色素等化工产品。近两年,洛阳市申请获得的牡丹精深加工方面国家专利达20余项。
牡丹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
可以说,洛阳的牡丹产业正在走向实物和创意产品的融合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牡丹系列产品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洛阳市利用牡丹品牌,联合邮政部门开发出“千姿牡丹”个性化邮票产品,受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追捧,目前首批发行的千姿牡丹邮册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5倍;在孟津平乐镇建设了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预计用5年时间实现年创作牡丹画20万幅,年经营收入超过3000万元,仅此一项可让该村村民年增收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牡丹画第一村。此外,近两年还出现了以牡丹为主要元素的工艺品制作,如牡丹瓷、牡丹石、牡丹枕、牡丹丝巾、牡丹画、牡丹邮册、牡丹三彩艺、电视剧《牡丹亭》、3D动漫电影《牡丹》等文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展示出牡丹产业化的勃勃生机。(原标题:河南洛阳:加快牡丹产业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