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专家们在延津县察看有机小麦标准化基地。
9月7日上午,面对即将到来的播种小麦时节,延津县魏丘乡农民刘大林开始和妻子商量扩大种植面积的事。因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主动和延津小麦“结缘”,让他们对种植小麦的信心大增。
合适的气候、独特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小麦品质及有机生产和公司化管理,是贵州茅台“相中”延津小麦的主要原因。
“国酒”的选择
2011年4月11日,贵州茅台委托其在新乡市的经销商,与延津县金粒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粒麦业)和新乡市嘉合粮油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共建有机小麦基地协议书。两家公司获得的订单分别是为贵州茅台提供1万亩的有机小麦生产基地,为贵州茅台提供酿酒原料。至此,在历经3年之后“国酒”跨省与河南小麦“结缘”。
根据协议书,第一批规划认证的有机小麦基地仅仅是开端,以后根据双方意向将追加认证。据延津县农业局提供的消息,延津县最终将向贵州茅台提供至少20万亩有机小麦生产基地生产的有机小麦。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酿酒原料的贵州茅台,无疑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合适的气候、独特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小麦品质及有机生产和公司化管理,是贵州茅台“相中”延津小麦的主要原因。
根据双方协议,延津县提供的小麦须符合贵州茅台制定的质量要求,其中筋小麦(角质率40%~60%)须无霉变、无蚊虫、无杂质、颗粒饱满等,具体标准参照国标。贵州茅台作为延津的合作方,对基地进行监督,若发现基地违反有机要求行为时,有权制止并通告基地整改。同时,贵州茅台对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技术服务,且可根据情况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并对生产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义务培训。生产基地使用的种子、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生产必需品甚至也由贵州茅台提供。
对延津方面的要求则是,建立有机小麦认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有机认证,按要求组织有机小麦生产,并按要求进行收购、储藏、运输等。
有机小麦的收购价格则以普通小麦市场价及绿色、有机小麦生产成本、费用为基础,双方协商定价。
“虽然条款很多,但要义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出有机优质小麦。”8月23日,延津县农业局局长郜文玉说,延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合适的气候、独特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小麦品质及有机生产和规模化管理。
实际上,双方的合作在签订协议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隶属金粒麦业名下的1万亩有机小麦基地从去年秋季起已经进入土地转换期:基地完全按照有机小麦生产的条件,不再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而改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延津的优势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延津县着力创建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10年,这一计划获农业部正式批准。
正是有了这一契机,延津小麦受到了青睐。
延津县农业局副局长李占光说,2010年,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委托河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以下简称河南省绿办)验收了延津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在此之前,贵州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与河南省绿办联系,让其推荐有机小麦生产基地,河南省绿办当即推荐了正在创建的延津县绿色小麦生产基地。贵州茅台随即来人考察延津县小麦基地。
实际上,在此次行程中,考察人员还去了河南省其他的一些生产小麦基地,但最终选择了延津小麦。
2010年,贵州茅台再次派来高层到延津考察。随队来的技术人员对延津小麦随机抽取、化验,小麦品质均合格。随后,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了解,该企业最终决定与延津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合作。
在贵州茅台第二次来延津考察后,延津就组团去贵州仁怀市考察有机小麦生产基地,仁怀是该企业在当地合作的小麦生产基地。
据前去考察的人员回忆,仁怀市是丘陵地带,耕地都是小块的梯田,最大的地块也只是几十亩。延津小麦基地与之相比,无论从规模、品质控制等方面,都毫不逊色。郜文玉是考察成员之一,他说:“这次考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增长了信心。”
郜文玉说,延津小麦获得青睐绝不是偶然。
延津县地处黄河故道,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该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域环境优良,大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到V类以上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水、肥、气、光、热均可满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育要求,适合发展绿色、有机小麦。
延津县常年种植优质小麦95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28万亩,占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面积80%。
近十几年来,这里屡获殊荣。
1987年,延津县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3年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200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2006年成为“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放心农资下乡试点县”、“全国科普示范县”;2009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各种条件都显示了延津生产有机小麦的优势。”金粒麦业总经理程好民说。
“有机”的魅力
延津县魏丘乡八里庄村离延津县城20多公里,全村178户、750人。仅此一村,首批选中的有机小麦基地就达到5800亩。
现在的季节已经是麦收之后,地里长着玉米或棉花。在被选中的有机耕地上,记者看到智能诱蛾灯的装置星罗棋布。“在麦子成熟的季节,装上智能灯后,根据蛾子喜欢趋光的特性,智能灯可以诱杀这些害虫。”八里庄村技术员谷瑞宪说,这种捕杀害虫的办法,取代以往喷洒化学农药。这就是有机种植的方式之一。
智能灯诱蛾杀虫项目由延津县工信局操作,延津县政府提供费用,农业局确定安装地点。
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收割历时超过半年,可能遭遇多种病害虫害,种植者通常用各种农药来防病杀虫,农药有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不可避免地在作物和土壤里留下残毒。种植者也因为给小麦催肥,可能使用化学肥料,也会留下残毒。
而有机小麦则要求,没有任何化学残毒。因此,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
谷瑞宪说,曾经使用过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土地,残毒需要一定时间降解。所以,种植有机小麦,土地转换期是必须经历的阶段。土地转换就是“净化”土地,通过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待土壤里残留的余毒自动降解。之后,生产的作物才有可能达到有机标准。以后他们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再也不会使用化肥和农药了,改用秸秆还田和动物粪便等。
延津县有机小麦基地通常一年种植两季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或棉花等,土地转换期为两年,再过不久,这些基地生长的小麦就可以达到有机小麦的标准。
非一日之功
在此次以延津小麦为主角的“大戏”里,另有一个角色不容忽视——与酒厂签订合同的小麦企业。
尽管贵州茅台与延津县跨省合作,但最终订立契约的主体还是企业双方,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延津县有机小麦基地涉及的种植农户超过300家,少者一家几亩,多者几十亩,如何保证这些零星产量的品种相同、品质一致?公司化运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是延津小麦发展的有效模式。”8月25日,延津农业局局长郜文玉告诉记者,延津小麦此次与白酒企业的合作,看似简单,但从某种角度而言,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说是提前做了工夫:十几年来,延津小麦一直在走市场化、规模化之路。因为有了这个方向,延津小麦才得以做成品牌走出去。
据本报记者调查,延津县发展有机小麦与小麦产业公司化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延津以优质强筋小麦闻名,发展契机始于1998年。当时,延津县委、县政府认为,延津如果想在农业上有所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优质强筋小麦。随后,着力推广优质强筋小麦。
1998年至1999年,延津县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由8000亩发展到18万亩,到2001年,优质小麦播种面积攀升到50万亩,全国首家注册了原粮“金粒”商标。
此后,延津县相继成立小麦协会、建绿色小麦基地等,延津小麦得以发扬光大。
与优质小麦推广如影相随的则是小麦企业的发展。其龙头企业金粒麦业于2001年注册成立,2005年由延津县粮食购销企业改制成国有控股公司,2008年改制为彻底的全民营企业。
通过多年的探索运作,金粒麦业已形成了成熟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延津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小麦生产基地的创建单位就是金粒麦业。
“延津小麦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是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郜文玉说。
2011年5月23日,新乡市组织人员到延津观摩小麦生产,市委书记李庆贵观摩之后说:“新乡要打造‘中国第一麦’,主要看延津!”
延津也在趁势而为,目前已着手筹备组建新乡(延津)小麦产业集团,拟整合小麦产业链的各个企业,形成更大规模的发展。
“与贵州茅台合作,仅仅是一个新开端。”郜文玉说,“做大做强延津有机小麦,打出‘延津小麦’的品牌,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图本报记者杨万东本报通讯员李建彬)(原标题:延津小麦:“国酒”酿入河南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