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中国独具特色优势的重要果树,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古代“五果”。鲁迅先生称赞灵宝大枣曰:“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中南所无法购得。”
灵宝大枣是全国农展馆固定展品,被河南省列为名优特产品,1915年曾作为河南名产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2000年又荣膺中国首届枣类鉴评会红枣类金奖,2004年被国家命名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魅力枣乡
因为适宜旱地栽种,枣在北方很普遍,特别是黄河中游一带,大枣不但产量高,品质也高。
由于各地的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因此大枣品质也千差万别。而在三门峡地区,灵宝大枣名气最大。一般来说,大枣都是椭圆形的,但灵宝大枣是呈圆形的,而且大如核桃,形状好看,单果重量最大的有33克。也有人称它为“圆枣”。
“灵宝大枣最早的栽培年代已无从考证,但据资料记载,距今1300年前唐代就有种植,而且大王镇目前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连片古枣林,这些枣树的树龄都在千年以上。”大王镇办公室主任种凯明告诉记者。
目前灵宝大枣栽植面积达到11万亩,年产鲜枣近1万公斤,可制干3200万公斤。大王镇的大枣种植规模占灵宝大枣的一半以上,也是全国重要的红枣主产地之一。
“起初,受各种条件影响,灵宝大枣的生产规模较小。清代中后期,灵宝大枣开始大面积栽种,到民国时期已发展到6000多亩。”种凯明对记者表示,“大枣的树龄较长,只要对它实行科学管理,树龄可达到三五百年,这片古枣林就是明清时期栽种的,到现在仍然很旺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地灵宝大枣扩展了产业链条,将果实进一步加工,从而提升了大枣的食用价值。相继又涌现出沙大宝果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大宝)、亚森枣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枣深加工企业,先后开发出枣茶、枣饮、枣醋、枣片等40余种大枣产品,远销到武汉、广州、上海等地。
记者走进沙大宝灵宝市旗舰店,看到货柜上摆满了各种枣制品,其中以袋装干枣为主,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包装。“目前我们有40多个品种,最贵的能卖到50元一斤,天津、上海、武汉、杭州等一线城市都有我们的产品。”沙大宝销售部经理李晓宾向记者介绍。
问“机”中原
说起大枣不能不提新郑的“好想你”大枣。作为全国红枣行业的老大,专卖店遍布各城市大街小巷,动辄数百元一盒的枣片,让灵宝的枣农直摇头,为什么他们能卖那么贵呢?
平心而论,灵宝大枣的品质不在新郑大枣之下,但灵宝大枣品种却相对单一,而新郑好想你大枣除了干枣以外,还有枣片、枣粉、枣饮、木本粮等系列产品,目前已有300种枣业单品。
“人们说灵宝大枣的弹性,因肉厚而有弹性,因有弹性而压后极易复原,这是其他任何地区大枣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一大特色。”沙大宝负责人郭立峰对记者说。“捏着软,吃着甜,踏扁了能复原”是对其独特品质的形象写照。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土质疏松,独特的地域特色,长出了品质独特的灵宝大枣,品质好未必知名度就高,俗话说酒香还怕巷子深,虽然灵宝大枣产业最近几十年发展很快,但从全国来讲,和新疆红枣、新郑红枣比较的话,知名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新疆红枣和新郑好想你红枣在中原大地上遍地开花时,却鲜见灵宝红枣的影子,这其中产量和宣传推广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每年消耗的红枣大概在200吨左右,单点每天的销售额能达到3万元,但是本地大枣只占30%左右,原料缺口很大,不得已我们也卖些外地的红枣,本地的根本不够用。”李晓宾表示。
记者在灵宝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红枣加工企业只有沙大宝一家做得比较成熟,品种最多,销量也是最大,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黄河金三角地区颇俱知名度,显然在区域内灵宝大枣还是有市场话语权的。
大枣虽然是传统的农产品,但又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健康产业,需要不断地创新,更需要不断地开拓市场,而跟大企业合作无疑是一条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的捷径。
郭立峰告诉记者:“目前,沙大宝采用国际最新食品加工技术,在国内首家生产喷雾红枣全粉,和娃哈哈集团准备合作,为其提供半成品的枣粉。”
记者手记:
掘金深加工市场 打好品牌战
河南是汇集八方文化的礼仪之邦,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红枣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传递着人们互相对健康的祝福。
一方水土出一方名品,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代表自己特色的产品,灵宝也不例外,苹果、黄金、大枣早已名声在外。
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具有强烈产地特色的产品虽然都说好,就是做不大,做不成大品牌。
食品行业也是与时俱进的,行业内的细分和品种虽然发展得很不平衡,但也充满了机会。有实力的企业也频频向传统食品行业发力,有的在创新上下功夫,有的抢占稀缺资源。
同属农产品的新郑大枣和灵宝大枣相比,显然灵宝没有新郑走得快,从1994年第一颗鸡心枣出口到现在的枣粉、木本粮系列,一颗小枣做大了一个产业。
一颗红枣价值几何?做成枣片能卖多少钱,在枣园里亲手摘下又是什么价格……这种经过初加工或深加工的农产品,价格往往是原产品的几倍甚至更多。
虽然目前以沙大宝为代表的灵宝枣业,目前已经开发出包括枣粉、枣酪在内的40多个新品种,但还是以卖经过包装的干枣为主,深加工的枣产品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很多特产都是以原生态在市场上裸奔着,一些产地特色的产品深加工一直是中小企业在折腾,大企业似乎不屑。
但是也有很多企业能够发现并迅速抓住市场的机遇,国字号粮食加工企业“中粮集团”大规模进入食品全产业链,接连推出了五谷道场、福临门等一系列产品,开始做自己的厨房餐桌食品深加工品牌。
西方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当人均GDP过3000美元后,品牌竞争开始从大宗生活必需品向小宗生活用品和类生活用品领域蔓延,从主流常规产品领域向冷僻偏门领域扩展,从原有品类向创新品类发展。
很多人都知道涪陵榨菜,但是其并没有冠以“涪陵”榨菜的商标,而是以乌江作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使消费者信任,并树立了榨菜的形象。
土特产的经营模式很容易被复制,基本没任何差异化可言,太容易被后进入者效仿甚至超越。况且中国整个红枣行业尚处在产业化发展初期,市场格局未定,即便是号称红枣产业的领导者也只占不到3%的份额,无论是营销渠道还是上游资源开发,都无法推动企业长期发展,只有在短期内实现从生产加工到品牌经营的彻底转型,重新进行产品定位,才能走出自己的差异化道路,避免和其他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才能把竞争者甩在后面。(姬万里)(原标题:千年古枣——灵宝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