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家庭农场主王福军:“开心”农场“成长的烦恼”

2013/8/28 19:06:00 点击数: 【字体:


  我的农场,开心快乐

  今年夏收,对武陟县田歌家庭农场主王福军来说,是个开心的季节:第一年尝试就获得了丰收,农场的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450公斤。

  作为2011年和2012年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王福军在3月26日拿到了焦作市首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出资额为500万元,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的种植销售。他给农场起了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田歌”,寓意做个田园牧歌式的农场主。

  王福军只是我省1000多个试水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之一。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不到半年,我省家庭农场已是遍地开花。

  2月28日,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农民陆利峰,在该县工商局拿到了“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这是我省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

  随后,潢川县农民张建松注册成立“川香家庭农场”,成为信阳市首个农场主;王福军拿到了焦作市首个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冯卫峰注册成立的“丰园家庭农场”,成了济源市首家家庭农场;中牟县农民李峰注册成立的“瑞峰家庭农场”,是郑州市第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家庭农场。

  从憧憬的春天到收获的夏季,将近半年的日子里,家庭农场成了“三农”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他们能做个开心的农场主吗?

  “感觉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惊喜有快乐。”王福军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

  “按照初步测算,500亩小麦按每亩900斤产量、每斤1.2元计,总收入应当在54万元左右。扣除所有费用可以顾住成本。但秋季就是纯赚的啦。”冯卫峰算了一笔账。

  河南农民人均耕地1亩,单纯依赖种粮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农民外出务工一天能挣100元左右,一年就是3万多元,远远高于农业收入,谁还能安心在家种地?

  “种粮食,种少了不行,有规模才能有效益。所以土地流转、让农场主种地是大趋势。”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汤其林说。

  我的农场,还有烦恼

  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务农老龄化,“明天谁来种地”成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家庭农场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家庭农场虽好,但它是个新兴事物,也在遭遇着“成长中的烦恼”。

  缺人才:农场主年岁大学历低。据统计,我省种粮大户40岁以下的户主占15%,60岁以上户主占15%。对此,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冬平认为:“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对青年农民、大学生领办家庭农场给予专项补助,同样鼓励大学生到农场去工作,帮助农场主管理。可参照大学生村官,政府给予一定工资补贴。”

  缺资金:财政扶持有待加强。“资金问题更是大难题。”冯卫峰的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就已投入200余万元,后续资金需求也很大,融资难成了冯卫峰的“心头大患”。自己多年的积蓄已全部投入,贷款贷不到,他只能寻求社会融资。“现在每天睁眼就想到1.5分到2分的利息,真不是滋味。”冯卫峰说。

  缺耕地:土地流转难度尚存。“土地流转还不是很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发展。流转来的耕地既分散,水、渠、沟、路又不太畅通,这样一来,家庭农场就很难实现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张建松说。

  他们的担忧,在其他家庭农场中普遍存在。作为“吃螃蟹”的人,包括王福军在内的“农场主”们,在政策未明、实施细则没有出台之前,都表现得极其低调。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加大补贴力度,新增补贴向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倾斜;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等流转;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

  “低调归低调,愿望很强烈。期待政府在信贷、税收、农业技术等方面,给予家庭农场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王福军说。(记者 胡心洁)(原标题:家庭农场主王福军:“开心”农场“成长的烦恼”)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3-07-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