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新郑:小红枣如何做成大产业

2013/5/23 15:31:34 点击数: 【字体:

    近些年,河南新郑市的红枣产业就像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一经问世,就以绝尘的姿态令同业望尘莫及。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新郑市不但一举摘取了“全国大枣基地县(市)”,还相继成为全国最大的枣产品集散地和一流的红枣新技术示范园区。

  如今,新郑市更是通过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的道路,把红枣这么一个小小的农副产品,开发成一个闻名全国的休闲、保健类食品产业。

  那么,新郑红枣是如何从一个小产品开拓成大产业呢?其发展的契机是什么?为何发展成“群雄逐鹿”的割据形势?整个产业是否遇到了发展瓶颈问题?以后的发展趋势将会朝向哪里?这些无不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新郑红枣产业的发展进行梳理,或许能给其他红枣产区带来一些启示。

  政府牵头红枣产业标准化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种植技术,过去新郑枣树结果率很低,产量和质量都急需提高。1994年以前,“孟庄孟庄,到处沙岗,粮食不够,种枣喝汤”这句顺口溜在当地广为流传。

  为了彻底改变农民守着“摇钱树”过着穷日子的局面,新郑市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质监、枣科所等部门组成的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下设服务队,与各村、各农户签订“服务枣农随叫随到承诺书”,围绕大枣标准化工作为种植户提供全面服务。先后开通了专家服务热线免费提供咨询;制定出6个大枣生产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还举办大枣标准化培训班,培训出6万余人,真正使枣农户户有标准。

  其中质监局探索出的集种植、加工、销售相辅相成,基地、品牌新龙头企业交相辉映的产业发展体系效果最为明显。这个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新郑红枣的快速发展,真正使新郑红枣走上工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随着枣加工企业规模和档次的进一步提高,涌现出奥星和枣之礼等龙头企业,开发出枣片、枣干、枣粉、枣醋、枣酒等新产品。新郑枣科所通过和奥星公司加强技术合作,派技术人员到奥星公司进行技术研究,有效地推动了红枣加工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对新郑红枣的研究力度,促进科研项目进展,新郑市还与郑州外国专家局联合邀请外国知名专家到新郑指导枣果浆烂防治,不仅可以加强国际之间技术交流,而且可以提高新郑红枣的研究层次,与国际先进技术领域接轨。

  如今,孟庄镇成为新郑红枣的主产区,是国家财政部扶持的“新郑红枣保护基地”,是闻名于世的新郑红枣的集中产区,有“中华第一枣乡”的美誉。

  新郑红枣企业发展之群象

  随着大枣加工业蓬勃发展,目前,新郑市从事大枣加工的企业几近300家,其中百万元产值以上的企业近40家,年加工红枣达2万余吨,先后开发出枣干、枣片、枣酒、枣醋、枣饮料等12个系列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年净增效益上亿元,提高了新郑大枣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也提高了大枣的影响力、辐射力。

  拿新郑市然光枣业有限公司来说,其生产的“然光牌新郑红枣片”,是由食品研究工程师出身的张全文先生经过多年研究,以国内首创首家生产形式成功问世,从而使人们传统的吃枣方法有了多种改变,“然光牌新郑红枣片”甚至享有“枣片之王”之美称。

  可十几年过去了,昔日“老大”的光环早已不复存在。从然光枣业的一位员工嘴里得知,“然光”二字是张全文先生从两个孙子的名字之中提取。此举是否寓意家族产业长久发展,我们暂且不论,仅从其产品的整体包装和市场营销渠道的开拓来看,与后起之秀奥星和枣之礼相比无不显出落伍之势。

  然光枣业负责市场营销的张淑敏经理表示,新郑红枣深加工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达到集约群的形式,在原材料有限的制约下,产品供不应求,一般都是全国各地经销商主动来洽谈代理合作。

  继然光枣业之后,新郑市孟庄红枣深加工企业,年销售量做到千万元以上的也有10家左右。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借助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枣之礼、正好等枣业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

  枣之礼属于合资企业,其老板史中兴是台湾商人。枣之礼市场部苏经理表示,枣之礼自主研发的枣粉是其主打产品,而且是新郑红枣深加工领域第一家生产枣粉的企业。枣之礼目前国内的营销战略也把重点放在专卖店上,在河南及全国其他省份陆续开设多家专卖店。枣之礼的VI形象做得非常活泼可爱,其枣之礼吉祥物“枣之礼枣枣”以一颗红枣为原型进行卡通拟人化,充分表达出枣之礼的活力来。

  新郑正好枣业是一家从2003年开始涉足红枣产业的企业,总经理马文杰表示,虽然正好枣业不是第一家新郑红枣深加工企业,但是在借鉴了成熟企业的经验后,站在市场的最前沿。在产品上走差异化路线,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品牌建设,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逐渐做得越来越大。

  在这些大型新郑红枣企业的带动下,不论是针对红枣的原材料,还是对产品的终端市场扩张上,随时随地都能上演大战。

  原材料告謦 品质难保障

  前面我们对新郑红枣产业发展的契机和现状作了阐述,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产品和市场方面的表现。新郑红枣无论是在原枣,还是在新加工产品上,经过政府牵头的标准化管理后,都远远高于国内各产区。如原枣比周边地区红枣价格高出40%以上,加工出来的枣片和枣粉,更是其他省市企业所不能媲美的。

  河北沧县华宇食品厂是一家专门从事枣类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枣泥,供应于月饼生产和使用。段经理表示,由于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产量也不是很大,所以整体效益不高,一吨枣泥产值才一二百元。在其单位附近,新郑枣之礼企业就建有分厂,与枣之礼一吨枣片十几万元的产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正是由于新郑红枣无论是在原枣,还是深加工方面的巨大利润,都令新郑红枣近些年的需求逐年递增。在无法扩建新的种植园的情况下,势必会产生以次充好的事件发生,如有的企业就拿山东、山西等地的红枣充当新郑红枣。同时,随着近些年过度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滥施农药、化肥现象,对于开展无公害产品存在很大困难,使整个红枣产业品质难以在短时间得以提升。

  还好新郑红枣早就走出新郑,如健康红枣成功在新疆阿克苏、若羌、哈密等地繁育成功,大大地解决了新郑红枣产量不足的问题。

  另外在品牌建立和保护意识上,新郑市虽然有枣加工企业二百多家,但大多加工企业有名无品,有品无牌,产品注册的并不多。受龙头奥星的“好想你”品牌被中牟的一家加工企业抢先注册一事的影响,才使得当地其他企业纷纷引以为戒,重视起来。

  在对新郑大小十几家红枣深加工企业的采访中发现,目前新郑各大红枣企业并不愁没有市场,反而为了保证其品牌效应的提升,综合美誉度的提高,甚至在市场推广方面无形中达成了统一向高端方向发展的意识。

  其实,无论想要朝哪个市场方向发展,都要对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有所保障,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其原材料做到进一步的要求,就要从单纯追求高产向追求优质、高效、无公害方向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扩展新郑红枣产业的发展空间,始终保持红枣产业的辉煌。(董超)(原标题:新郑:小红枣如何做成大产业)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原文时间:2009-5-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