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大米之乡”新故事

2013/5/21 16:21:51 点击数: 【字体:

    又是一个水稻插秧的季节,记者近日踏访了中国金奖大米之乡———河南省新蔡县顿岗乡,金奖大米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种粮大户变小户

    杨树林是顿岗乡平楼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原来每年种植水稻面积都在20亩以上,除了自家的5亩责任田外,其余的都是租种的。去年他种植20亩水稻收入近3万元,今年本想再扩种10亩,结果不仅没有扩成,连原来的租田也被人家要回了。今年育了足够种植30亩稻田的秧苗,结果只插了自家的5亩责任田。杨树林也由种粮大户变成了小户。但杨树林心里一点也不失落,他说从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变化上,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国家惠农政策的加大,让农民种地越来越有信心了。问及为什么不到外乡去租田种稻,杨树林的话也道出了这里的土地为什么变得如此金贵。顿岗乡光热充足、雨水丰沛、土质肥沃,是籼、粳稻种植的南北边缘,这里所生产出来的绿色稻米注册“顿岗大米”后,被评为“中国十大金奖大米”。种一亩水稻是种其他作物收入的几倍,谁还舍得把自家的田地外租呢!

    代耕服务社让外出务工者放心

    “孩子,今年种稻你就不用回来了。咱村成立了为民代耕服务社,从种到收服务社全承包了,只要打出来的稻米卖给米业有限公司就行。”站在稻田边,农民陈福贵满脸欢喜地给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子打电话报喜讯。顿岗乡是劳务输出大乡,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帮助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解决土地耕种成为大问题。今夏,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为民代耕服务社,专门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此服务可进行全托、半托和临时的土地有偿托管,托管者不承担减产风险,既处理好了土地增值问题,又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稻田里,插秧娘子军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新蔡顿岗米业有限公司经理杨树松说,那是服务社从邻近潢川县和邻乡镇请来的,服务社给她们每天按插秧地亩数开工资。稻田病虫害防治期间,也要请技术员前来管理。可以说从种到收不用务工者操一点心,每次开支都记有明细账,待稻米收获后卖给公司,再从中扣除日常管理开支,剩下的就是农户的纯收入了。

    田间地头来了工商“红娘”

    炎炎烈日下,练村工商所所长谷锋带着工作人员,来到稻田地头,忙着帮农民签订水稻种植购销订单合同。“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过了,地里的秧苗还没有插完,稻米就被新蔡顿岗米业有限公司订单买走了,而且合同还规定按高于市场价的10%进行收购,这全是工商所人员的功劳啊!”杨红梅签了合同,满脸的笑容。据了解,以往在顿岗乡农民所种水稻品种混杂,形不成规模优势,稻米丰收后都卖给小商小贩,农民广种薄收,土地一度被农民冷落。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守着农民的稻田吃不饱,加工出来的稻米因品种杂、口味差,市场上也卖不出好价钱,效益低下。服务辖区的工商所人员于是就担当起“红娘”角色,让企业与农户联姻,指导双方签订农副产品种植购销订单合同。企业每年直接到河南省农科院去购买水晶三号水稻种子,回来后赊销给农民种植。企业还负责请来技术员对订单农户育苗、田间管理、施肥、治虫等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水稻丰收后,农民必须把稻谷卖给企业。现在,订单面积已由原来的不足千亩发展到2万亩。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新蔡顿岗米业有限公司投资额由原来的不足100万元追加到260多万元,一个现代化的精米加工企业初具雏形。农民收益也随之升高,去年一亩水稻能收入1400多元,是原来亩收入的3倍。

    引导种植模式走出传统

    “现在土地金贵了,农民单独成块的土地又租不来,只好同种粮大户商量,帮他管理好稻田。”顿岗乡书记乡长如是说。问起当租田种的缘由,党委书记吴海滨一语道破:“顿岗乡是河南农科院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帮种粮大户管好稻田,目的是树起一个标杆和导向,引导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解放出来,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种植,使全乡水稻种植由原来的粗种粗管变为精种细管,对外打响‘顿岗大米’品牌。”基于此,顿岗乡种稻开始注重举绿色旗,打有机牌,把粮食作物作为经济作物去种。插秧前,乡政府还多次对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标准化培训,并拿出8000多元,对种植“水晶三号”水稻的农户进行补贴。这不,眼下刚有点空闲,乡党委书记吴海滨又往返于河南省农科院,聘请他们的技术人员对“顿岗”牌大米的包装进行重新设计,并着手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对“顿岗”牌大米实行综合开发,尽快开发出米酒、米醋及与之相关的食品,有效拉长产业加工链条,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作者:张培奇;赵学风)(原标题:“大米之乡”新故事)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原文时间:2008-6-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