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穆夫人的才情(2)
2012/5/4 9:23:3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在现今河南淇县附近,许国在河南许昌附近,也就是三国时曹操的根据地,其实两地相隔并不远,距离只有198.9公里。而齐国的临淄与卫国的距离是483.2公里,这是我今天在地图上测量的结果,我想只要是不发生科学家们预言的几千万年发生一次的那种大陆漂移之类的事情,大致应该是这个距离。所以《列女传》中说的许穆夫人嫌许国远的论述并不成立。
我给大家解释了这么多,其实我是想说,不要总把女人和政治划上等号,特别是青春的少女。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许穆夫人只是个爱国女诗人,殊不知她也是一个曾经拥有过青春年华的美少女。
《竹竿》一诗中丝毫没有流露出许穆夫人对于许国的反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妇对于自己少女时代的一种回忆和笼罩在她心头的一丝淡淡的乡愁而已。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卫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卫惠公死了,他的儿子卫懿公即位。
卫惠公即宣姜和卫宣公的儿子朔,曾经和母亲一起密谋杀害公子伋,并间接害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寿。我在《宣姜篇》说过,朔因为曾经谋害自己的哥哥,所以他在卫国是非常不得人心的,他刚即位不久,就发生了左右公子叛乱的事情,卫惠公被迫跑到了齐国,后来舅舅齐襄公帮助卫惠公平灭了叛乱,卫惠公这才回国复辟。
卫惠公死后,卫懿公即位,他和许穆夫人的关系非常特殊,如果说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是从许穆夫人的父亲这一方来论的,因为昭伯和朔是一辈人,如果以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是卫懿公的亲奶奶这一点来论,卫懿公还要叫许穆夫人一声小姑姑。《列女传》上说许穆夫人是“卫懿公之女”,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卫懿公用自己的行动充分证明了,“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这句话。卫懿公骄奢淫逸,弄得民不聊生,他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养鹤。
这个爱好被很多史书,包括后来的小说和现代某些作家的作品无限的夸大。
鹤这种动物当时的中国的北方很少见,陆机《毛诗义疏》上说:“今吴人园囿中及士大夫家皆养之。”吴国的地域在今天江苏省南部太湖区域,就此看来鹤当时只在太湖周围才有。所以,卫懿公对于鹤的这种新鲜感是可想而知的。
《史记》上对于卫懿公好鹤这件事情并没有作太出格的描写,只是说卫懿公“好鹤”。
《左传》记载就略显生动了些,说卫懿公养的这些鹤出门有“轩”坐,“轩”就是车,当然这车不是什么普通的的士,而是大夫一级才能乘坐的专用车(《左传正义》:“轩,大夫车。”)
我个人认为卫懿公好鹤这件事情,只是一个百姓憎恨他的由头而已。
《淮南子》上说:“鸡知将旦,鹤知夜半。”夜半就是黑暗的来临,鹤其实就是卫国黑暗政治时代即将到来的一种象征而已。
鹤这种动物非常的孤傲,它除了鸣叫,好像并没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它不像狗可以看院子,也不像猫可以抓老鼠。用一句话形容它就是中看不中用。
所以,我感觉卫懿公好鹤是在影射卫懿公用人上的不高明,从后来对狄人的作战中可以看出,他用了一帮和他所养的鹤一样中看不中用的人。石祁子(《东周列国志》上说他是那个大义灭亲的石蜡的孩子,高干子弟)、宁庄子、渠孔、子伯、黄夷、孔婴这些被卫懿公委以重任的人,后来的表现简直令人绝望。
鹤不中用不要紧,人要是不中用,那就有点麻烦了。
而此时的许穆夫人在不远的许国早就得知了卫国国内的情况,此时她的心理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影。
为了排解这种胸中的担忧,她写了人生中的第二首诗《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车出游,以写我忧。 ”
其实我刚看这首诗的时候认为这首诗和《竹竿》一样只是回忆许穆夫人在未出嫁前的时光。但是后来我在这首诗里读出了不只是乡愁,还有淡淡的哀愁。
《泉水》一诗直伤卫国国事,作者深切地为卫国的国情担忧,感情上比起《竹竿》一诗更为精进。
这时候的许穆夫人很明显已经脱离了天真浪漫的少女时代,而进入了一个对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期。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见了一种转变,是女人心性的一种转变,是一种质变的过程。
许穆夫人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公元前660年,戎狄向卫国发动了攻击。
卫国此时进入了一级战备,国人中的很多人被授予铠甲,准备迎战狄人。但是这些临时证调来的士兵却没有任何的抵抗意志,他们埋怨说:“这仗应该让鹤去打,鹤实际享有官位和俸禄,我们哪里能打仗!”
其实此时的卫懿公做出应战的反应并不慢,如果用人得当的话,是很有机会取得胜利的。
此时的卫懿公做出了如下的安排,他先把象征君王的玉佩给了石祁子、把箭给了宁庄子,让他们俩以此来鼓舞士气(《左传》:“以此赞国。”)
“子”这个字在春秋的时候是当德高望重的人讲,可见石祁子和宁庄子在卫懿公看来都是可以信赖的人,并且卫懿公将绣衣交给了自己的老婆,并告诉自己的老婆,听这二位的安排(《左传》:“听于二子。”)
石祁子、宁庄子被卫懿公安排的任务是守城。
安排好城防之后,卫懿公亲自出征,派渠孔驾车,子伯为右军、黄夷为先锋、孔婴殿后。这个安排本来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这些平常受到卫懿公宠信的人根本就不会打仗,在士兵中也没有任何的威信。
所以,卫军与戎狄在荣泽的遭遇战中,被打得大败。卫懿公非常固执,到死也不肯扔掉属于自己的旗帜,结果被戎狄杀害。想起曹操为了逃命可以割须弃袍,卫懿公的水平真的显得过于小儿科了。
此时战争的天平已经向戎狄倾斜。
但是如果此时卫国坚壁清野,死守卫国首都,等待各国的援军的话,历史很有可能会改变。
不过我说过,卫懿公手下这帮人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家伙,说好听了就是些“棒槌”。
狄人俘虏了两个掌管祭祀的大史,大家请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华龙滑,一个叫礼孔,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汉奸雏形。
他们告诉戎狄,“如果你们不先放我们回去,你们是不可能得到国都的。”(《左传》:“不先,国不可得也。”)
戎狄大都是实心眼,相信了他们的投降,放了这两个汉奸回去,这两个汉奸也是忠实的履行了汉奸的职责,回到城里就告诉守城的士兵:“这个地方是不能呆了”(《左传》:“不可待也。”)我不知道此时负责守城的石祁子、宁庄子在干什么,可能是被这两个“汉奸”忽悠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