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周文王的剩汤

2012/5/3 9:14:23 点击数: 【字体:

  
    陕西岐山县以臊子面著称,这里是周王朝的故地,古称西岐。《封神演义》中周文王知遇姜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今天城市里的岐山臊子面馆以“薄、筋、光,煎、稀、汪”六字招揽顾客,前三个字是说面条的口感,如果用陕西冬小麦加工面粉,很容易办到;后三字所说是汤的特点,恐怕只有到乡下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能真正品尝到。乡下人吃臊子面,至今还延续着一个“不雅”的习俗,食客光吃面不喝汤,剩汤倒回汤锅里重复使用,继续浇在他人的面上。每一碗臊子面是汤多面少,真正做到“稀”。因为光吃面不喝汤,所以一般人可以吃上十几碗,足见“稀”的程度。这种搁了肉臊子的汤舀到碗里,红艳艳(辣椒面的颜色)的大油浮在汤面上,一口吹不透,这就是乡下人说的“汪”。汤回到锅里,再加入盐醋等各种调料和底菜、肉臊子,炉堂里熊熊炭火不熄,汤锅始终处于沸腾状态,这就是“煎”。热腾腾的汤香飘数里,香满全村。

    关中农村一家过事(举办婚礼或葬礼),全村人都要来“随礼”,人去人来汤不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口水横流,满脸油汗,一碗接一碗地“吸溜”那臊子面。服务人员穿梭往来,把剩汤送回到锅里,再由锅边端来“新”汤。一桌吃完,又来一桌,这种面又号称“涎水面”、“流水席”。西府民风淳朴、乡情浓郁,每一次臊子面的汤锅摆开,就是一次全村人的节日,不但解馋,还热闹!臊子面进城,确实文雅了许多,但是,却缺少了乡下的气氛和乡下的味道。

    我是岐山人,这种臊子面从小到大不知吃过多少回。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回锅汤”的习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时代久远,加上又不是什么经国大事,似乎没有多少确切的记载留下来。但是,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听来的关于“剩汤回锅”的传说。据说,这个习俗是从周文王开始的,算起来距今也有三千年了。一天,周文王和大家一起吃饭,他尚未喝完的汤被人夺过去,然后倒进锅里,那夺碗的人对文王说:“让我们都沾点你的福气。”于是便有了“剩汤回锅”。老一辈人说,剩汤是福汤,剩饭是福饭,是“口巴”“福巴”。今天,知道这个典故的人已越来越少,但“口巴”是“福巴”的说法在关中农村却普遍流行。“巴”相当于“疤痕”之“疤”,本指吃过的馒头上留下的痕迹,在关中方言中,则泛指别人吃剩的饭菜。这个说法可以为臊子面的剩汤习俗提供比较合理的解释。

    为了证实这一传说的可靠性,我曾经翻阅过多种版本的《岐山县志》,晚清和民国时代多记载职官、名胜和艺文,风俗方面往往只是寥寥数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岐山县志》中,关于臊子面的渊源倒是有两条记录,一条与文王有关,说文王斩黑龙,用龙肉汤大宴臣民,后来改用大肉臊子做汤;另一条说臊子面原名“嫂子面”,来自清代某人对其嫂子厨艺的赞赏。二者都只字不提剩汤的事,让人感到很奇怪很困惑。“涎水面”的名声在陕西西部是很响亮的,除了岐山县,相邻的凤翔、眉县,还有再东边的扶风、兴平等地,至今都还保留着这种吃法,一点也看不出被废弃的迹象。猜想,大概县志也有“为尊者讳”的考虑,感觉这种不雅的习俗有碍岐山人的面子,不可与外人道,所以故意略去。但是,我觉得他们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没有注意到臊子面最为深刻的文化意味正是在这“回锅汤”里。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一书的开头,讲述了罗马附近、内米湖畔阿里奇亚丛林中曾经有过的一个奇特习俗――奴隶出身的神庙祭司在其即将年老而丧失生殖力的时候,要被更加强壮有力的后来者通过一对一的搏击杀死,然后,整个部落的人喝他的血、吃他的肉,通过这种方式使支撑这个部落繁盛的神力一代代延续。而这一仪式成为西方狂欢节的源头。用现代的眼光看,血和肉顶多也就是有点营养的物质,怎么会具有神力呢?弗雷泽认为这种神力延续机理来自原始思维中的“触染律”,即祭司作为“森林之王”,其神力可以通过他的血肉而传播给其他人。在民间传说中,文王姬昌是一个具有很强生殖力的人,《封神演义》称:“西伯侯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长曰伯邑考,次子姬发即武王天子也。”后又在前往殷商都城朝歌的途中,收养雷公所赐的最后一子“雷震子”,凑足“百子”之数。并且,按照国人“多子多福”的说法,西伯侯姬昌算得上是最有福气的人了。按照“触染律”,文王的福气播撒到他所沾染过的剩汤里,沾染了他的剩汤便具有了承传福气的意味,这与其他民族喝血吃肉具有同样的旨趣,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而已。

    文王是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使周部族由弱到强,“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周能够在与殷商的争夺中获胜,是文王奠定的基础,武王不过是收其成功者。周人将崇敬文王的心情进一步推演,使文王具有了宗教意味,例证之一即《诗?大雅?文王》中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意思是说,上天的事情,是难以捉摸的,所以我们应当效法文王,文王的德行是由万邦之治可以佐证的(徐复观《中国人性史》第二章)。那么,独特的臊子面习俗应该是周故地的人们对文王的永恒祭奠。吃过臊子面的人都会看到,那油腻的汤有点像是血。因为大肉臊子在炒制过程中要加入很多的干红辣椒面,于是就成了深红色,真有点“血食”的味道;而剩汤回锅也体现了周部族“兼容并蓄,宽厚仁爱,毫无顾忌”的精神。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部族曾不断迁徙,到古公亶父时才定居于岐山之阳。在迁徙过程中,周人总能与当地部族和平相处,从而形成了以仁爱道义为核心的周文化。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所阐述的“仁”,即与周部族的精神高度一致。而至今保留在西府人性格中的宽厚大度,恐怕也与臊子面的遗风不无关系。因为,岐山臊子面在配料和做法上其实也体现着兼容的精神。光是调料就有十二味之多,各种干鲜菜蔬——木耳、黄花、豆腐干、鸡蛋饼均可一股脑儿地入汤;底菜更是五花八门,芹菜、萝卜、土豆等各种时令蔬菜均可充当。岐山县城西北十五里凤凰山脚下的周公庙,就是《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中的“卷阿”故地。那庙里摆放着一口硕大的铸铁锅,让人联想到文王大宴群臣的景象。后来读清人张大柟《重修古卷阿周公庙记》,得知此庙为唐德宗时始建,那么,这口锅当然不是周时的了。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岐山臊子面的奇特习俗来自周文王的剩汤。【原标题:周文王的剩汤】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