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正品三国风云人物之逆骨魏延

2012/4/20 10:53:20 点击数: 【字体:

 

   其实,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是有原因的。蜀汉国小民少,兵员不多,经不起大的损失。诸葛亮一生用兵小心谨慎,魏延之计太“悬危”,而且也低估了对手,如果夏侯楙闭关拒战,以逸待劳,后果将不堪设想。诸葛亮在把握不大的情况下,是不会让将士去无谓牺牲的。从中可见,魏延是一个富于智谋的将才。但是毕竟此奇谋没有得以实践,其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后人也只能对其评价分析一番。
  
    关于魏延之死,《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晋书•宣帝纪》也记载:“亮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仪斩延,并其众。”可见魏延并不是因为叛变了蜀汉而被杀,而是因为他和杨仪的争权夺利的内讧而引发的不幸后果。
  
    魏延和杨仪的不和,由来已久。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蜀书•费祎传》)。连孙权也听说了此事,对前来出使东吴的费祎说:“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亮对他们二人的态度是:“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三国志•蜀书•杨仪传》)费祎也对他俩做了大量的调节工作:“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二人的关系。
  
    诸葛亮病重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里并没有记载诸葛亮预料到魏延会造反以及授予马岱、杨仪等人锦囊妙计的情节。诸葛亮没有召来魏延一同安排后事,并让他断后,一方面是考虑到魏延性格骄傲、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他之前就曾屡次建议出奇兵,自己未采纳其言,他就常说:“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现在自己一死,难保他不会擅自出兵,所以让他断后,如果不从,还有姜维作为第二道防线,大军的撤退不会受到影响;一方面也是让姜维夹在杨仪和魏延中间,以避免发生火并。如果诸葛亮预料到魏延会造反,就应该当即将其斩杀,以免后患,这对于一国丞相来说易如反掌,何必还委以重任,再设计一番,造成蜀军内部争乱,无谓牺牲将士生命呢?不过,诸葛亮独独将魏延排除在安排后事这样的军事会议之处,也是造成魏延悲剧的一个原因。
  
    诸葛亮死,全军秘不发丧,杨仪派费祎去探听魏延的态度,当魏延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和对他的部署安排后,说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这番话并不能证明他有反心,反而说明了他克复中原、尽忠蜀汉的决心和勇气,当然也表现了他和杨仪的一贯不和。第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事业不能中断,否则以兵临渭水、逼近长安的十万大军因诸葛亮一人而撤回,放弃北伐大业,岂不是因私废公?第二,诸葛亮死后,姜维还进行了数次北伐呢,魏延以其才其能,也具有“率诸军击贼”的能力和资历。这虽然有自视甚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成分,但与“背叛”二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三,魏延的地位和威望都比杨仪高(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与诸葛亮一样都被封侯;杨仪只是丞相府长史),诸葛亮死后,魏延认为应当由他负责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一向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的号令,他心中实在不服。但是这与“背叛”根本不能画等号。
  
    如果魏延当时真的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一,率领本部在前线倒戈,投降司马懿,这是最直接而简单的一种。其二,屯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以后,割据汉中,独树一帜。凭着他多年镇守汉中的威望和实力,这也是不难办到的。其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后再来对付杨仪一军,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魏延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他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而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其心洞然可见,哪里要反叛呢?
  
    当时费祎还和魏延“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即二人共同重新商量了治丧步骤,由谁留守,由谁继续北伐,两人还共同签名,准备向全军传达。费祎还假意说道:“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但是费祎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是不会背叛诸葛亮的安排而听从魏延的,他只是寻找脱身之计,出门就驰马而去,助杨仪整军撤退了。等到魏延“遣人觇仪等”,才发觉上当,大军已经“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魏延长期郁积的杨仪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在盛怒之中,他做出了荒唐的举动,“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他本想不让杨仪回成都,将其杀之,还与杨仪二人“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毫无主见的刘禅判断不出孰是孰非,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原标题:正品三国风云人物之逆骨魏延】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济阳新闻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