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曹丕之谋

2012/5/4 10:15:37 点击数: 【字体:



    历朝历代,开国君主的宿老名将及皇室藩王的兵权对于二代君主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对于处理老将兵权一事,不同的朝代,君主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成效卓著有的一败涂地,其中较为成功的当属魏文帝曹丕。
      
    曹丕即位后,面对的拥兵者主要有非嫡系武将,曹操直属老将以及亲族兄弟武将这“三股势力”。曹丕对于这三股势力分别分三年按阶段对其兵权进行了侵夺。
       
    第一阶段,曹丕首先将矛头对准了非嫡系武将,他们多为曹操当初收服的地方武装,在当地势力根深蒂固,并且曹操在世时对他们甚为忌惮,礼遇甚隆,以致他们骄横跋扈,甚难控制,其中难治者,犹以臧霸与青州兵为最。先说青州兵,他们原为青州黄巾军,被曹操收降后变为亦兵亦农的武装,是为曹操屯田与作战的主力,但是青州兵由于曹操的重视,也变得骄横无比,纪律涣散了,早在建安二年曹操兵败宛城时,他们便不听号令,大肆抢掠,多亏于禁出马才制住他们,而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后,青州兵更是以为天下将乱,鼓噪而去,而臧霸作为青州兵的统帅及青州土豪,对于青州兵这种“有组织无纪律”的行为自然难逃罪责,尤其是黄初二年,臧霸更是叫嚣:“朝廷不听我,假我数万兵可横行江表。”“横行”这种话,历代是只有乱臣贼子才敢说的,臧霸这么一个不听中央调遣,率领着一个类似流氓组织的武装而且还专横跋扈的地方割据势力,说出这种话自然会引起曹丕的高度重视。并且,当时的形势也要求加强中央集权,这主要表现为,曹氏家族获得了北方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在北方已经站稳了脚跟,那些土豪及地方割据势力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现如今这群闲的没事就爱大吼大叫臭显摆的老兵油子的存在只会对中央政权产生威胁,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于是,黄初二年,曹丕借口东巡,来到青州臧霸属地,趁臧霸朝见之机,夺去了臧霸的兵权(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将臧霸属地连同青州兵的指挥权一起交给了先前派来统领冀青二州的本族武将曹休。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因为曹丕的主要对手是那些没有脑子的大老粗,用“东巡”这种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处置,而接下来的对手就没那么好对付了。
        
    夺权行动进行到了第二阶段,此时,曹丕的对手主要是曹操的亲随老将,这些老将以张辽等人为代表,他们对曹操忠心耿耿,本身又足智多谋,能征惯战,战功赫赫。对于曹丕来说,能否驾驭它们是保证政权稳定与取得对外战争胜利的关键,但是,这些老将出身行伍,对于战功极为重视,对于曹丕这么一个基本上是吃现成的君主会有多大的忠心呢?这一点曹丕也拿不准。万一这些老将不服曹丕,闹将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不愧是继承曹操血统的二代奸雄,曹丕找到了对付这些老将的办法,那就是:拿张辽开刀。找张辽开刀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在曹操的武将中,张辽可谓战功最为卓著的常胜将军,我们先来看看他都立下了哪些战功:劝降昌豨,勇斩梅成,亲斩匈奴单于蹋顿,尤其是建安十四年,孙权帅十万大军进攻张辽镇守的合肥,合肥守军不过七千人,军士诸将皆胆落,惟张辽气势益振,亲率八百步卒大破孙权,险些活捉孙权,由是东吴诸人莫不惧张辽,在对吴作战中,张辽可谓“兵胆”。如此军功,对于身无尺寸之功的曹丕来说,已有“震主”之嫌。并且,自建安十四年直到黄初三年,张辽镇守合肥达十四年之久,其在合肥业已根基牢固,士民百姓皆对其拥戴无比,对于这么一个功勋卓著,人气极高的老将,我想曹丕可能是和赵匡胤担的一样的心,万一哪一天,自己死在张辽前头(虽说可能性很小),或者干脆自己就没死,张辽就在合肥让部下“黄袍加身”了怎么办?这种担心施于张辽身上,在今天看来可能十分可笑,但是在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封建时代,对于这样堪称“伟大”的将领,君主什么样的担心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这位君主又是多疑的曹操的儿子---曹丕,于是,曹丕对张辽采取了软硬两手的策略,先是赠送张辽老母车马,又为其母营造宫室,而且还规定辽母车驾所到之处,张辽僚属皆要下拜,这仅是对张辽老母而已,对于张辽本人则是进封都乡侯,进而转封晋阳侯(县侯,为封邑等级最高之侯),增邑,封其子列侯。这一番分封显宠很是排场,在张辽传中占了好长的一段,搞得当时“观者荣之”,但是这只不过是曹丕为了暂时“稳住”张辽而玩的障眼法。黄初三年,曹丕的真面目终于露出来了。这一年,原本向魏国称臣的孙权反叛,曹丕除了派遣曹休率魏军主力讨伐外,还派了一个人,不用说,这人就是对吴国作战经验丰富的张辽,乍一看,这样的安排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次战役,张辽并不是主帅,主帅是曹休。这个曹休便是曹丕侵夺臧霸兵权后派去统领臧霸部下的本族武将,此人久居江北,擅长陆战,不擅水战,在对吴国水军的战役中派这么个“晦气”的旱鸭子做主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夺张辽兵权。并且,这时张辽年事已高且身染重病,依例是可以不出战的,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怎会不明白曹丕的用意。所以,他是在“疾小差”的情况下勉强带病出战的,并且是与吴国的主力,由前将军吕范率领的水师交战,由于张辽等人的力战,大破吕范(除了曹休以外,此次南下的将领还有那个倒霉的臧霸,但是曹休只是曾经像鬼子进村一样烧了吴人一些屯子,而臧霸对于对吴作战则是毫无经验,所以说,此战真正的指挥者应是张辽)。但是,战后不久,张辽便病死在雍丘,关于他的病死,我也有很多疑问,设若张辽可以在“疾小差”的情况下退吴兵,那说明身体的问题并不是很大,但是战后却去世的那麽快,我看,抛开病的因素,对于曹丕对自己不信任的不满以及由于曹丕对自己兵权的侵夺所造成的愤懑,才是害死张辽的主要因素,所以,与其说张辽是病死的,倒不如说是气死的或是憋屈死的。张辽死后,曹丕依例又是赠谥,又是对张辽封妻荫子,而且还“帝为流涕”,搞得自己的没事儿人似的,我猜,曹丕在掉眼泪的时候,嘴角肯定流露出了别人不会察觉的微笑,因为,宿老集团中名望最高,功勋最著,自己最担心的张辽已经被他干掉了!这样杀鸡儆猴的行为对宿老集团的震慑无疑是巨大的,通过这种手段,曹丕让宿老集团见识了自己的手腕,由此也彻底降服了这一集团。从此,无论对曹丕还是其继承者,宿老集团都是持毕恭毕敬的支持态度的。
        
    终于,在剪除了一切障碍后,曹丕将他的目标对准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一股势力——皇族军阀,这些军阀以曹彰为代表,他们可不比那些土豪或宿老,他们可是有资格与曹丕一争天下的曹操亲子,从曹丕与曹植夺嫡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曹丕的位子是多么的不稳,更何况,曹植虽然被击败,但是威胁却并没有接触,这个威胁就是曹丕那个莽撞好打仗的弟弟曹彰。曹彰作为一员能征惯战的猛将,和那些宿老一样,对于没有军功却继承曹操霸业的曹丕也是不服的,而且作为曹操的儿子,对于曹操传位曹丕更是怒形于色。于是,早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时,曹彰便不接受曹丕号令,私自带兵离去。这种莽撞的行为给里曹丕消灭曹彰的口实,但是,毕竟此时曹彰还手握重兵,而其曹丕刚刚即位,江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0
下一条:商代元圣伊尹上一条:曹丕的身价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