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些,都代表着人们对长孙皇后的极大敬重。然而,皇后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里,她有她的心病。
究竟有谁懂得皇后那无言诉说的心病呢。
历史总是这样捉弄人。很多年以后,直到该发生的都发生过后,我们才事后诸葛亮一样的豁然开朗了。原来如此!
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七月,流放黔州的长孙无忌被迫自杀,一家多人被杀,财产一概没官,近亲流放岭南为奴婢。用家破人亡来形容,并不过分。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想起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心病,原来正在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生前总是强调外戚不能干政,三番五次地这样对唐太宗讲。当时,包括唐太宗在内,大概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奇怪,在唐太宗的时代,怎么会有外戚干政的可能性呢?
贞观之初,当太宗要重要长孙无忌的时候,我们看到,长孙皇后全力以赴进行阻拦。这个动作,让太宗不能接受,而一贯反对外戚干政的长孙皇后忽然如此积极的表态,不是与自己作风相违背吗?
长孙皇后临终前,她念念不忘的还是外戚干政问题。她其实一直担心的就是皇帝重用长孙无忌,一直担心长孙无忌权力过大导致严重后果。在中国,我们知道外戚干政的后果都不好,朝廷政治秩序造成混乱,而外戚的结局往往更糟,要么被就地正法,要么被秋后算帐。长孙皇后的心病就在这里。她不希望自己的家族因为外戚干政导致破败。
那么,长孙皇后为什么担心长孙无忌呢?历史没有交待。运用一般的经验推导,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长孙皇后更了解长孙无忌。早年的破落和不幸,大概让长孙无忌燃起权力的欲火,发誓要掌控权力,享受权力。他的这些念头,别人不知道,但是妹妹最了解。所以,作为妹妹必须阻拦哥哥,尤其在贞观时期,在皇上十分信任皇后、信任长孙无忌的背景下,皇后必须千方百计进行阻拦。
但是,皇后的阻拦总是用暗示的方式来进行,这导致唐太宗的理解出现困难,于是皇帝和皇后在长孙无忌的使用问题上经常陷于冲突。皇后为什么不明白无误的说出真相呢?皇后不能。为什么?在权力的顶峰,长孙皇后当然知道,如果说出真相,后果也不堪设想。如果皇后说长孙无忌权力欲望太强,一旦被皇帝重视,就会酿成严重后果。想一想,唐太宗会怎么反应,很可能唐太宗就会对长孙无忌加强防范。而一旦皇帝拥有了这样的念头,悲剧就可能随时发生。在中国历史上,因为皇帝防范之心过强,导致大臣无端被杀的例证太多。皇后读书勤奋,当然很明了这一点。所以,她想做到两全其美,既不要让长孙无忌掌握大权,又不让皇帝对长孙无忌产生猜忌。
皇后的想法很好,但是唐太宗完全理解吗?贞观之初,唐太宗与皇后关于长孙无忌重用问题的冲突,虽然太宗违背了皇后的意志,重用了长孙无忌,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但是结果呢却不出皇后的预料,长孙无忌果然出现揽权的问题。皇后乘机让他辞职,他也只好辞职。唐太宗公开替长孙无忌辩护,但是毕竟同意他辞职,说明太宗对长孙无忌的认识回归长孙皇后。
到了贞观后期,唐太宗对于长孙无忌的倚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太子之争的过程中,长孙无忌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是与唐太宗对他的高度信任分不开的。不仅如此,李治的太子地位确立以后,围绕新太子,唐太宗建立的基本班底是以长孙无忌为重心的,贞观末期和永徽初期,长孙无忌担任三省领袖,其实就是唐太宗安排的。
恶果终于还是发生了。永徽时期,渐渐成长的唐高宗终于不干了。哪有皇帝愿意大权旁落的道理?但是,长孙无忌似乎到最后都没能觉悟。贪权的人什么时候会认为自己贪权呢?他当时想的更多的应该是小子无礼、小子忘恩之类。利用废王立武的事件,唐高宗终于击败长孙无忌,全面掌权,而担心长孙无忌出问题,最终以谋反罪名继续打击长孙无忌,直到显庆四年长孙无忌家毁人亡。
长孙皇后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以最悲惨的方式发生了。对于帝国体制下的权力运作本质,皇后一定再熟悉不过。对于哥哥的热爱权力,皇后也一定最熟知。她早早的洞悉了其中的悲剧因素,有生之年,她在竭尽全力,全力避免悲剧的最后发生。
想一想,皇后的心病,那是多么沉重啊。
苍天无眼,让皇后过早离开人世,悲剧如期而至。但是,这悲剧不属于长孙皇后。【原标题:长孙皇后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