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程颐晚年二弟子

2012/5/11 17:56:39 点击数: 【字体:



    二程创立洛学后,培养了众多弟子,其弟子遍布中原、河东、蜀中、关中、闽赣、吴越、湖湘等地,其中以刘绚、李吁、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日丙、尹火享、杨时、罗从彦、李侗、吕大临等最为有名。而张绎、尹火享是程颐晚年所收的两个弟子,也是程颐最得意的弟子。程颐曾言“吾晚得二士”,指的就是晚年所收的弟子张绎与尹火享。
   
    张绎,字思叔,河南府寿安(今宜阳县)人。程颐从涪陵(今重庆境内)回洛后,张绎求学于程颐,程颐非常欣赏他的聪慧。张绎读《孟子》中的“志士不忘在沟壑”句,豁然开朗,遂以功名为轻,决定终身不出仕。
        
    尹火享,字彦明,一字德充,世代为洛阳人,是著名学者尹源之孙。他跟随程颐近二十年,终身不应科举,在程门弟子中最称力学笃行,与谢良佐、杨时、游酢并称程门四大高弟。据《河南程氏外书》记载,程颐在涪陵著成《易传》回到洛阳,将《易传序》拿给尹火享学习并问他读后有何心得,尹火享回答“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说法似乎太露天机了。程颐听了感叹说:“近日学者何尝及此!”因为程颐在这里融合了佛教华严宗的思想方法,一般人看不出来,而尹火享却一语道破天机,所以得到程颐赞赏。还有一次,鲍若雨、刘安世等人来向程颐请教关于“尧舜之道何故止于孝悌”的问题,程颐让他们去问尹火享。尹火享讲了之后,他们又去向程颐转述,程颐听了非常高兴,称赞说:“极是。纵使某说,亦不过此。”
       
    张绎、尹火享是对程颐最忠心耿耿的两个弟子。程颐从流放地涪陵遇赦回洛阳,又被蔡京列入奸党碑,昔日的弟子为避政治嫌疑,多不敢接近他。但张绎、尹火享却一直跟随着程颐学习,并照料着他的生活。程颐患病去世的时候,洛阳地区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只有张绎、尹火享、范域、孟厚四个弟子为他送终。程颐在涪陵写成的《易传》,搁在身边七八年了,一直没有让其流传,临死前才将《易传》传给尹火享和张绎。这说明程颐对他们二人格外信任,他们是程颐学术的直接传人
       
    程颐去世后,张绎、尹火享承其遗训,在洛阳聚徒讲学和专心著述。张绎整理了二程的著作,并写作了《明德录》,卒后,北宋朝廷赠其翰林学士,人们在锦屏山麓(今宜阳县)为其修建了祠堂。
       
    而尹火享则经历了一段磨难。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洛阳,尹火享全家都遇难而死,只有他被门人抬到山谷中保全了性命,后经商州逃奔入蜀。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尹火享辗转来到涪陵,在北岩定居下来,聚众讲学,成为洛学七大主要流派之一的涪陵学派的一代宗师。
       
    由于尹火享在当时学术界有十分崇高的威望,侍读学士范冲推荐他代替自己。南宋朝廷便授尹火享为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他却以病为由推辞不就。两年后,宋高宗诏命漕臣带  五百金为行资,来到涪陵亲迎。尹火享入临安(今杭州),就任秘书郎兼说书之职。此时程颐弟子已寥寥无几,尹火享是成就最显著的,其学行又超迈时贤,深受朝中大臣赞誉。他先后任过秘书少监、太常少聊兼说书等职,最后官至礼部侍郎兼侍讲。他曾上疏反对朝廷与金人议和,并上书谴责秦桧。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尹火享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号肃公。尹火享之于程颐,略类颜回之于孔子,程氏后学都尊称他“尹子”。【原标题:程颐晚年二弟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