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或许李白再也无法写出比催颢更杰出的《黄鹤楼》,因为太白身处黄鹤楼,同样的景象,同样感觉,同样的心情,所有的东西都被别人所写了。就如学书法,如果你总按一个字帖去描仿,你永远不可能超越它。但李白后来登凤凰台时,由于地点以及时间和国家态势的改变,他的感觉和心情肯定就完全的不同了,他在此刻体会到的东西和在黄鹤楼是不一样的。这时李白的笔下,视野更开阔,气势更开远,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更深刻。崔颢所表达的是个人远在他乡时的孤独、忧思。而李白此时所表达的却更多是对国家的前途,对民族民运的忧虑。无论是深度、眼界上都要胜出《黄鹤楼》。我们不妨来个大比较:
1。昔人已乘黄鹤去VS凤凰台上凤凰游
评点:都是交代此时的背景,李白的7个字却用的更巧妙。
2。此地空余黄鹤楼VS凤去台空江自流
评点:崔诗还在交代背景,有拖泥带水之嫌。李诗眼界更开阔舒展,他想到的不再是凤凰台,而是波涛滚滚的万里长江。
3。黄鹤一去不复返VS吴宫花草埋幽径
白云千载空悠悠VS晋代衣冠成古丘
评点:跟“空余黄鹤楼”一样,崔诗此时仍然有点多余。而太白却看到了古人的遗迹,体味着沧桑的历史。
4。晴川历历汉阳树VS三山半落青天外
芳草萋萋鹦鹉洲VS二水中分白鹭洲
评点:上面两句,谁描写的景物气象更高远?谁对语言运用的更精妙?如果单把这两句从两首诗中分离出来比较,不夸张的说,太白的这两句显然可以成为妙绝千古的写景之作,而崔诗这两句则显得多少有点平淡。或许崔诗胜在情感的真挚上,但再看下面。
5。日暮乡关何处是VS总为浮云能蔽日
烟波江上使人愁VS长安不见使人愁
评点:此处两人都彻底释放了自己的情感,但崔诗表达的是个人的乡愁离愁,可以和李白写《静夜诗》的感觉相同;而后者则想到的则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以及个人民运的忧虑,深刻程度显而易见。所以两首诗在深度,景物描写的大气和壮观程度而言,李诗都应居上。一家之说,直言不讳。【原标题:“崔颢有诗在上头”,自有后人定雌雄!】
来源: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