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记忆里,乔叶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只并不受关注的“灰小鸭”:几个兄弟姐妹中间,既不是最小的,也不是最受宠的;既不漂亮,也不灵巧。那时候,文学对她来说,几乎是个无法触及的梦。谁也没想到多年以后,这个丫头能成为作家。
从小学到初中,乔叶的成绩一直很好,她的作文经常会被老师拿来当范文朗读,这是她觉得自己身上唯一闪光的地方。她梦想着用成绩来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然而,14岁那年,一心想上大学的乔叶却因为父亲的意愿而放弃考高中,“不情愿”地选择了一所师范学校,“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上师范有补贴,而且也会更快毕业,捧上一个铁饭碗。”
有时候,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路并不意味着没有收获,当时的乔叶正是如此。上了师范学校,乔叶发现,一切并没有那么糟糕,学习压力大大减小,课余活动色彩缤纷,可以在文学名著中畅游,也可以尽情创作。
然而,15岁时,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乔叶一夜长大,她开始面对现实,开始明白以后的路更要靠自己去走。
第二年暑假,乔叶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并把自己的打工经历写成文章参加一个全国征文大赛。没想到,这个意外之作竟然获得了三等奖。那时她才意识到,小时候的那个文学梦也许并没有那么遥远。
师范毕业的乔叶像大多同学一样被分配到乡村学校教书。不到20岁的乔叶不希望把自己埋在日复一日的寂寞生活里,于是她重拾旧梦,开始写东西,并不断投稿。
1993年,乔叶的第一篇稿子《别同情我》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这让她非常开心。此后,她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不断有作品刊登在报纸上,多的时候,一年发了十几篇稿。有人觉得乔叶运气好,稿件一投就中。但乔叶知道这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看书上。”那个时候,乔叶每周都会去市里的书店,每个月一半以上的工资她都用在买书上,这对当时的很多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
1994年,有才气的乔叶被调往县委宣传部工作,1998年,她成为县文联副主席,而后,她又被调到河南省文学院,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不管在哪里,乔叶始终把写作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1998年,一直在散文领域顺风顺水的乔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那时候投稿被退了好几次。”尽管受挫,乔叶并没有放弃,她开始不断地找问题。在省文学院她不断地参加文学研讨会,听别人讨论小说创作。2004年,她选择到鲁迅文学院读书,跟更多的文人交流,一点点学习着小说的写作。
创作时,乔叶从不敷衍,总要作最好最充分的准备,哪怕是一个细微的情节,她都会查阅很多资料,做大量的思考。以去世的奶奶为蓝本的《最慢的是活着》,她准备了将近十年,不仅阅读了很多回忆性文章,更采访了很多和奶奶一样的普通老人。在写非虚构小说《拆楼记》之前,她大量走访被拆迁户、政府工作人员,力求了解每一个真实的环节,她以一个被拆迁户亲属的身份,整天“混在泥潭里”,跟众多被拆迁户一起经历拆迁……
在乔叶的世界里,创作是一件迷人的事,尽管在创作过程中伴随着纠结和痛苦,“痛苦有多少,写作回报给我的快乐就有多少,我觉得我是在创作中满足。”作者:陈凤莉【原标题:乔叶:创作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