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了很多人的生存目的,财富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尺度。相比之下,精神需求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成为一件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事情。
在这个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号召着要“更快、更高、更强”的时代,文学也许确实很难让很多写作者去自信。因为她是一项慢工出细活但又不能立竿见影获得经济效益的精神事业。她是慢的,慢得像银杏的生长。她是低的,低得像广袤的大地。她也是软的,软得像清水和阳光。但正因这慢,我们得以饱满和从容。正因这低,我们得以丰饶和深沉。而有关幸福本质的东西,从来都与这些慢、低和软有关。也因此,现在,我可以非常坦诚也非常骄傲地说:无论是站在一个专业作家对自己职业的立场,还是站在一个信徒对她所热爱的宗教的立场,我对文学,都充满了纯净的相信。我相信她的意义,相信她的价值。我相信:在时光的长河中,文学不仅是沉淀着人性丰硕珠宝的河床,更是守护着人们精神河流的强韧堤岸,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她就是奔腾流动的河水本身,无声无息地滋润着河岸边的无数心灵良田。我相信:只要有人在,文学就会在。人类存在多久,文学的生命力就会有多久。她就是我们非物质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心中一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她的燃料永远是人们的心,她照耀和温暖的,也永远是人们的心。
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物质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的时代,我一直认为:文学,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大有作为的。归根结底,其实只需要做到一点: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呢?仅有才华是不够的,再加上诚实的文学道德也还是不够的,69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很多话语我重新读来,仍然觉得精准和适用。他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作家,我想这就是我应该秉承的最基本的创作态度。只有在这个态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原标题: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 乔叶:文学是永不熄灭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