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教了一辈子‘头疼’的课”----------访刘锡庆教授

2013/7/9 14:24:29 点击数: 【字体:

    叩开刘锡庆教授的家门时,他刚刚批改完学生作业。虽然已是有着47年教龄的教学名师,但在与记者交流的一个多小时中,刘锡庆教授目光中始终闪烁着谦逊的态度,言语中透着平和,娓娓而谈中,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名师”的架子。

  1960年,22岁的刘锡庆从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在写作指导教研室任教。教的第一批学生就是当年入学的65级新生(那时北师大中文系是五年制):“当时班上有五、六十名学生,有的学生是中学老师出身,年龄比我大十几岁。”刘锡庆教授开玩笑地说,虽然班上有许多“老”同学,但“革命同志不讲究礼节”,师生见面时竟也避免了许多礼节上的尴尬。在刘锡庆教授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中,我们的谈话开始了。
“教了一辈子‘头疼’的课”----------访刘锡庆教授

 
    教学:教了一辈子“头疼”的课

  刘锡庆教授编写的《基础写作学》(1985年出版)被认为是当代写作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他本人也在“写作学”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除对本学科的研究外,刘锡庆教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写作方面教学教研上。

  有句话说:大学三件宝――写作、英语和电脑。写作是排在第一位的。在他看来,写作是对人生命的延续,对任何人都很重要。因为“人寿有尽,而文章是可以传之不朽的”。

  因为写作课教学非常复杂,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被公认为是最难教的一门课程,有时候为批改一个班的作文,需要花掉整整一、两个礼拜的时间。这门最让老师们头疼的课程,刘锡庆教授却乐此不疲地为它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他还开玩笑地说自己是“教了一辈子‘头疼’的课”。直到现在,写作教学对他来说还是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

    写作能力:文理生相差不大

  “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般是比较平衡的。而且,美国曾有人提出‘通过写作去学习’,就是把写作当成一种工具来辅助各科的学习。‘一把钥匙开门,多扇窗户即见’,会让人了解更多的东西。所以写作能力对于文理生来说相差并不大。尤其一些高素质的理科生,转学文科时难度不会很大,一名曾学过四年商学专业的本科生就考取了中大中文系研究生。”说到这里,刘锡庆教授还现身说法,鼓励大家坚持写作:“最初自己并不喜欢写作,但后来觉得写作的确给了我莫大的好处,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主编《我与北师大》一书时,凭着对文字独特的敏感力,多就少改,只用了不几天时间就全部编完了;在主编另一部《百年图志》时,大体情况也是这样,没有费很大的劲。”可见,写作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

    写作教师:学生作文的督促者和指导者

  刘锡庆教授把写作教师的角色比为“一根鞭子”。他说写作就像打乒乓球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而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偷懒、不愿写,就得“抽一鞭子”过去,逼他动笔。

  教师不但是一名督促者,也是一名指导者。在他指导创办校园文学杂志《谷风》时即是如此,刘锡庆教授从未直接参与杂志的编刊工作,而是作为一名指导者,给学生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他说:“学生刊物要办出学生特色,要办‘学生自己的刊物’,然后在各校之间进行文学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一是要“爱学生”,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精通;三是要对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刘锡庆教授说。


     桃李赠言:

  古谚有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说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络绎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刘锡庆教授从事写作教学47年,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成为国内各自领域内名家,像中华书局《文史知识》主编柴剑虹、文化部戏曲研究所教授、博导孟繁树、山西大同学院中文系主任翟纲绪、扬州职工大学古典文学教授蔡文锦等,包括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的张明教授(78级),均曾师从刘锡庆教授。
 
  “刘锡庆老师政治立场坚定,关心国家、人民的事业;关心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的发展;关心学生的成长;教风端正,诚信育人,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深受学生爱戴。事业心强,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创新、开拓,硕果累累;协作精神强,关心他人,关心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成长,具有知名学者的人格魅力和风范,深受老师们的尊敬。”

                           ――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教授:张明

 
  “文学如人生,我们会在您的教诲之下,学会写作,也学会做人。我们会扎扎实实地习作,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谢谢您的谆谆教诲!

                                                                                                                                                                 ――北师大珠海分校02级学生:王韡
 

  “当您在课堂上纵意驰骋的时候/您不会注意到/讲台下,多少双眼睛正闪着/渴慕的光芒望着您。/您是我们心灵的雕塑师/您是独一无二的引路人。”
                           
                                                                                                                                                                  ――北师大珠海分校03级2班全体同学

  “刘老师总是与学生平等对话,不摆任何架子。他教给你更多的不是某件具体事物,而是一种生命体验,不需要任何修饰。课堂上也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跟别人分享和讨论。”
                                                                                  ――北师大珠海分校05级学生:郑南阳
 
     采访手记:
 
  采访刘锡庆教授时,不停有学生打进电话。对于每一个求教的学生,刘锡庆教授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像是一位长者与朋友之间的悉心交谈,全然没有说教的语气,让人心底油然而生几分敬意。
从1960年从教起至今,刘锡庆教授已经走过了47年教学生涯,而今虽已年近古稀,却从未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而是在教学岗位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古诗原来如是,刘锡庆教授原来如是。

  刘锡庆个人简介: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56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先后任北师大写作、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鲁迅文学奖散文奖评委,老舍文学奖评委,“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在“写作学”研究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写作基础知识》《写作通论》《诸体述要》等著作颇有影响。1985年出版《基础写作学》,被认为是当代写作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主编有《中国写作理论辑评》(全五册)《中国写作理论史》《写作学辞典》《作文辞海》等。后转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参编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中华文学通史》、《新中国文学五十年》等,著述丰富。 现主讲“基础写作”“ 中国当代散文专题”等课程。【原标题:“教了一辈子‘头疼’的课”----------访刘锡庆教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网 2008-5-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