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触电”转当编剧的不少,但是像柳建伟这样,几乎获得过两个领域各项大奖的人可不多。“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华表奖、金鸡奖、俄罗斯第八届奥泽洛夫国际军事电影节最佳编剧奖……都陆续被他收入囊中,而这些奖项也使他成为行业里的一个传奇人物。
其实柳建伟在西南当兵的时候,主要是负责修理大型计算机,和文学没有一点儿关系。但他曾在学校看过《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红楼梦》,深受这两部作品的影响,于是在转行时,他便选择了文学工作。
谈到为何会拿这么多的奖,柳建伟谈到了作家巴尔扎克对他的影响。受《人间喜剧》的启发,柳建伟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上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刚刚拉开帷幕。这是一个变化巨大的时代,他决定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时代,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以及《惊涛骇浪》、《惊天动地》和《飞天》的剧本。“实际上给我这些奖不是说我多么高明,是因为我写了这个时代。”柳建伟说。
重大现实题材“三惊”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是《惊天动地》,柳建伟坦言创作动机源自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柳建伟曾在成都工作过20年,对四川感情很深,当年得知地震消息时,他身在马德里,心急如焚,回国后便第一时间报了名,随文艺小组赶赴灾区。刚到成都,他就经历了6.4级的余震,紧接着在飞赴汶川的过程中,遭遇天气突变,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并没有离开,反倒先后6次深入灾区一线,去到6个重灾区,在灾区里驱车5000多公里,其中自然是遇险无数,遇到了3次6级以上的余震,这些经历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线的所见所闻更充实了他《惊天动地》的剧本。
电影《惊天动地》上映后颇受好评,柳建伟真实再现了大地震后的救援工作,影片展示的不仅是解放军的英雄气概,更多的是他们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唤起了军民深情。影片在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一举夺得优秀故事片奖。
相较之下,电影《飞天》的剧本创作就耗费了柳建伟更多的时间,前后用了8年时间,写了11稿,合计60多万字,完成之后,他笑称自己已经是半个载人航天的专家了。1999年,神舟一号、二号上天之后,他就开始准备有关载人航天的作品。第一稿写好后,接下来就是不断的修改,从结构到侧重点、从主题到情节都在不断调整。
结合现实中不断进步的航天技术,柳建伟历经艰难,最后终于决定与科幻元素结合,呈现从神舟七号到2020年登陆空间站的故事。整部电影温情脉脉,人物性格饱满,事业与家庭两条线并举,展现了一个真实可亲的航天工作者形象,也记录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
紧握时代脉络是柳建伟的创作特色,作品一贯坚持贴近现实,展现原貌。提及多年来的文学工作,他说:“作为一个作家和编剧,只要坚持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你的梦想终会成为现实。”【原标题:柳建伟:为时代放歌的书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