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湾有一个很受文化界和知识界瞩目的纪录片系列叫作“他们在岛屿写作”,五位导演用影像记录六位台湾作家的生活、作品和思想,包括:周梦蝶、郑愁予、杨牧、余光中、林海音和王文兴。周梦蝶是最后一个答应的,我们花了八个月!
第一次接触周梦蝶时,心中揣想的是一位遥不可及的神秘诗人,不轻易开口,静默是他和外界唯一沟通的方式;甚至,会猜测他即使说话也必然是云里来雾里去,同他的诗作那般充满迷雾难解。误解,他并不那么苦涩闭锁、拒人于外,岁月雕塑的忧容表面下起伏脉动一声一息,极缓慢低沉浓重的河南北方口音,不甚清晰口齿说出的却是如此真实,真实!之后更长时间互动后,真实感的时间带出淡淡喜悦,眼前是一位童子,不时地会跳脱时空带来惊异。用一日的生活,一日的时钟时间去临近真实,去接近诗与信仰融合碰撞出的神圣性,人间和驳杂不纯的神圣性,舍弃淡墨枯笔,大块大块色面堆栈如同席德进画作中所欲想的诗僧: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经》)
是周梦蝶所自解的“我选择不选择”。
周梦蝶清晨起床,全身赤裸的穿上一件袍子。赤裸的泡澡,一切是那么自然。他慢慢的吃早餐,要出门时坐在门边,还把鞋子摆在桌边,慢慢的穿鞋子。这是周公长期的生活习惯。当年他在武昌街摆书摊子,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他照样写他的书法不受别人的影响。一旁混乱的世界对他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早已经老僧入定了。我们常会在摄影机前意识到摄影机,也意识到周围的一切,因为我们太在意外面了。
我对他很好奇,周公一直是非常神秘的。第一,他并不是来自学院,没有在大学教书,更没有受过任何文学训练。他就是一个退伍的老兵,靠着摆书摊维持最简单的生活。第二,他的诗和宗教的结合已达到一种很神秘的境界,他诗里流露非常多佛教的典故,甚至用了佛经上的语言,而他的生活本身也是在修行。第三,他已经是一个台北非常重要的文化风景,整个台北文化界如果少了周梦蝶,几乎是少了非常大的一页。作者:陈传兴【原标题:台北如果少了周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