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自1983年我市首次举办菊会至今,开封菊会即将迎来第30个生日。菊花是开封织出的“金缕衣”,处处彰显着开封的历史、文化、民俗和精神;菊会是开封锻造的城市“聚宝盆”,孕育了菊花产业,提升了城市形象,带动了文化旅游,助推了经济发展。从最初的自栽自赏、自娱自乐,发展到如今影响波及海内外的国家级节会,开封菊会走过了怎样的历史、经过了哪些飞跃、留下了哪些难忘瞬间?在即将迎来第30届菊会时,本报推出《菊会30年30人》专栏,邀请与菊花有密切关系的人,从不同侧面讲述菊会的故事。
梁苑东篱共古今——访菊会首倡者之一屈春山
记者 叶森
纵览一座城市的历史,必须追溯先民的起源;回顾一个节会的发展,必须探寻前人的足迹。菊花之于开封,菊会之于开封,在72岁的屈春山心中,都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明确的答案。凭着一支如椽健笔和对15届菊会的躬亲筹备,面对6月5日来访的记者,他毫无迟滞地讲述了开封菊会从孕育到呱呱坠地的全过程。
孤篇横绝 遂成菊会滥觞
屈春山的家中珍藏着一盘磁带,上面写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2年10月22日的《祖国各地》栏目”。将这盘磁带放入录音机摁下播放键,他的散文力作《烂漫秋花胜似春》便清晰地在客厅里回荡。当年,正是这篇文章的出炉,犹如投石入湖激起千层浪,带来令人始料未及的轮晕效应。而今,静静地听着文章,30年前的往事在屈老心中逐渐荡漾开来……
时钟拨回到1981年,当时,开封地区和开封市尚未合并,屈春山时任开封地区文联副主席、开封地区群艺馆副馆长,同时也担任着《遍地红花》(《中岳》文艺杂志前身)主编一职。这位土生土长的开封尉氏人、河南大学1964届的毕业生,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工作多年后再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他痴爱着开封的一草一木,1981年,他把在禹王台公园菊展中看到的美好景色精心提炼,挥笔写就了《烂漫秋花胜似春》。此文一出,即被当时最为权威的《散文》杂志刊登(1981年第9期)。
“古吹台正门通往高台的石阶两旁,摆满了大立菊、悬崖菊、多朵菊,这是菊展中最受欢迎的品种。那大立菊,枝叶肥大,花色鲜艳,花头整齐而繁茂,看上去,足有千朵以上,真是雄伟壮观。那悬崖菊,整株菊花从盆中倒垂下来,好像悬挂在峭壁之上的雕塑,有的花团锦簇,竟如孔雀开屏,有的雪白一片,恰似银河落地……”文中华丽的辞藻、唯美的意境,令人读起来口舌留香,此文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后,让全国人民不禁对古都开封悠然神往。
当时正在青岛开会的开封市市长吕锡田听到广播后非常兴奋,他联系了屈春山,畅谈菊花与开封的历史渊源。当吕锡田得知当年禹王台公园的菊展在门票仅为两角钱一张的情况下竟然创下了收入2600元的纪录时,一个宏伟的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1982年10月24日,《烂漫秋花胜似春》又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风光》栏目播送,叠加的正面效应在自古酷爱养菊的开封人民中交相传诵,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把菊花定为市花”、“举办菊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983年5月,市政府顺应民意,正式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开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命名菊花为“市花”和确定“菊花花会”的议案》。同年5月27日,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命名菊花为市花的议案,决定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同时确定在当年秋季举办首届菊会。
以菊为线 串起千载文明
“黄花遍国中,汴菊最为名”。开封的菊花凭什么能独尊荣宠?如何让开封菊会一炮打响?一连串难题摆在了屈春山面前。他为此上下求索,引经据典,最终独辟蹊径,借助绵延千载的文化渊源为开封菊花正了名,为开封冠名“菊城”奠定了基础。
屈春山告诉记者,开封菊花早在唐、宋时期就享誉全国。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在诗中这样写道:“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意思是在唐代,开封每户人家就有养菊的习惯。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载道:“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在当时,开封菊花已经有很多品种了,如书中提到的“万铃菊”、“桃花菊”、“喜容菊”等。
屈春山早在30年前写的《菊城赋》中,便提出了开封作为“菊城”的概念。他随即又出版了散文集《开封画卷录》,并撰写和编纂了《宋都风情》、《咏菊诗选》等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各地菊花与开封的渊源,将开封菊花的正统地位巩固、确立下来。他的论著经过中央电视台《中国风》、《走遍天下》栏目播出后,形成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屈春山说:“目前,经过历代的培育,开封菊花已经有1000多个品种了。每当深秋来临,万紫千红的菊花喷芳吐艳,绚丽多姿,整个开封城就变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的菊花世界,所以,我觉得开封被称作‘菊城’是当之无愧的。”
正如河南大学教授韩爱平对屈春山作品所评价的那样,“赏读他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品,就如同徜徉在古都开封的大街小巷,那乡情、乡音、乡风,是那样的醇厚、亲切、质朴,让你不知不觉陶醉其中,在饱赏开封古城醉人美景的同时,让你得到丰富的知识营养和艺术上的尽情享受,读后如同饮了一杯浓郁醇香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且不论其他领域的创作,单就菊花而言,屈春山把菊花和开封联系起来,让菊花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让古都绽放出别样的勃勃生机,两下相得益彰。他整合了开封绵延千载的菊花养育历史,并将开封的城市品格融入其中,以菊为线,串起了古都的千年文明。
事必躬亲 谱就菊会创格
由于菊花傲霜绽放的品格与开封的城市精神完美契合,使得菊会成为了反映开封城市形象的窗口。1983年10月,开封地区撤销,屈春山调任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并担任首届菊会组委会副主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菊会。首届菊会的主会场禹王台公园经过精心培育的两万余盆、800余个品种的菊花装扮,以绝世的容光惊艳世人。
从摆放到布景,屈春山事必躬亲。他经常和花工们深入交流,确保一盆一株都尽态极妍,一枝一叶都摇曳生姿,让一花一草都能激发游客、市民一觞一咏。布展的效果亦如他描述的那样:“那‘层林尽染’,花黄色鲜,层层叠叠,像菊色染遍菊林;那‘黄山云雾’,花瓣此起彼伏,枝盛叶茂,恰似满山花雾缭绕;那‘葵花向阳’,喷芬吐芳,枝壮叶尖,犹如朵朵葵花向太阳;那‘金鸡唱晓’,花瓣追抱,云朵飘飘,宛如旭日东升,彩霞万道;那‘桃李争春’,枝翠叶嫩,花瓣缤纷,真像无限桃李,争叩着春天的大门;那‘秋光绚烂’,花红似火,其大如盘,好似在专门告诉游人:微风吹落叶,唯菊更娇艳……望着眼前的菊花世界,花色花香直扑胸怀。”
此外,屈春山特意在菊会筹备时增设了书画笔会,借助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表达手法,将首届菊会装扮得大气而丰满。
听着主会场禹王台公园里扩音器播放的《烂漫秋花胜似春》,站在用五色草拱卫的菊花造型主席台上,以主持人的身份向国内外嘉宾介绍开封首届菊会,1983年11月1日,屈春山以这样的方式,光荣地留在了开封菊花发展的史册中。自此肇始,开封有了属于自己城市个性的节会,一段辉煌的篇章从此展开。【原标题:梁苑东篱共古今——访菊会首倡者之一屈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