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齐岸青:郑州文化产业的操盘手

2013/6/20 10:02:07 点击数: 【字体:


    “过去我比较喜欢思考问题,做任何事情都想清楚了才去做。现在却未必如此了,很多事情未必会等到想得很清楚才去做,因为我认为文化产业一定要有一些先行者,要有一些倒在前面的悲剧英雄才行。”

  2007年5月,作为首位郑汴两地兼职官员,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齐岸青有了两个新头衔———开封市市长助理、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下过海,经过商,做过官。开封需要一位这样的人才———擅长文化产业策划的文化经纪人!”开封市相关官员如此评价齐岸青的到来。不过,在更多人眼里,他更是郑州文化产业坚定的探路者。

  从1988年中原国际文化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到现今郑州市文化局局长、郑州歌舞剧院院长、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近20年中,齐岸青几乎从未离开过文化产业。尤其是2003年担任郑州市文化局局长后,齐岸青更是一直走在郑州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

  近年来,围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话题的讨论已呈现太多,观察齐岸青浸润文化产业的历程,也许能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思考文化产业。

  探索的起点

  2003年9月,齐岸青调任郑州市文化局局长,到任后,其第一件事即鲜明提出“文化局的工作应该以文化产业为纲,以文化产业为突破点,带动全局”。

  “作为一个政府部门,文化局日常的工作很多,全国都一样。但你要找一个突破点,一个提纲挈领的关键。当时,我就认准了文化产业,力图用文化产业的观念、思路来整合所有工作,寻找文化的产业属性。”齐岸青告诉《决策》。

  与众人的想法一样,齐岸青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经营文化企业的“后遗症”。

  1988年,齐岸青以作家兼职的身份,到中原国际文化公司任副总经理。就在这一年,齐岸青做了一单较大的交易:引进57集英国电视连续剧《C15行动》。当时全国省级电视台还没有“睡醒”,不知道商业操作。开全国会议时,齐岸青推销片子,所有的电视台都反对,觉得自己播放电视剧都应该交换,忽然有人出来推销电视剧,接受不了———哪有花钱买片子这个理儿?

  最终在反对声中,齐岸青成功了,《C15行动》推广到全国各电视台,无一遗漏,就连从来不买电视剧的深圳台也忍不住拨了银子。“可以说,电视译制片的商业运作,我们是全国第一家。”至今齐岸青仍为自己能在1989年市场比较低迷的状态下,做出近乎划时代的创举而骄傲。

  当齐岸青以总经理的身份离开中原国际文化公司时,河南市场上90%以上的涉外文化项目与70%的国内文化项目均由该公司运作。这段经历让齐岸青深刻认识到了文化的产业属性,“我们还曾经开一个讨论会,专门研讨文化商品的属性。 ”齐岸青说。

  但当时,文化产业的理念显然未成大势,因为即便是中原国际文化公司,也曾被认为是挂羊头卖狗肉,为讨论其是否有保留的必要,河南省相关部门开了整整一天的会。在此时,齐岸青提出如此“独树一帜”的工作思路,背后的争议可想而知。

  不过,随后不久文化部制定并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显然为齐岸青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政策的支持与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默许下,齐岸青开始带领文化局探索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这其中第一个动作就是将文化产业的理念引入公益文化之中。

  2004年春节前,经郑州市政府批准,文化局决定:郑州市所属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向全社会公众开放,这在当时开创了全国绝无仅有的案例。

  “传统意义上,包括现在,我们可能都会觉得公益文化部门不具有产业性,但其实我们可以拉长它的服务链,这样其产业性一面也就出来了。”齐岸青告诉《决策》。

  事实也证明,免费开放首先拉近了市民与文化的距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免费开放之后,郑州市城隍庙由过去每天接待20多位游客,增加到每天四五百人。而旺盛的人流既是“商流”与新的商机,同时也是无形的媒介资源,“通过与新闻媒介联姻,吸引企业赞助,就能使得整盘棋皆活。”齐岸青说。

  显然,“从经商到为官,齐岸青完全知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者之间如何转换。”河南省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告诉《决策》。

  此后,郑州市文化局还将过去单纯由政府补贴的“绿色周末”文化活动变为政府扶持,社会、企业、媒体等共同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灵活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策动媒体、企业、观众的三维互动。

  “具体做法是:电视、报纸等媒体主动与‘绿色周末’联姻,以广告作为资本投入,把观众对‘绿色周末’的关注,转化为收视率与发行量的提升,形成媒介回报。公司借助媒体的投入,折算成可计算的广告价值,并将剧场设置、宣传品印刷等打包销售给企业,吸引赞助,实现各方共享共赢。”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仇铧告诉《决策》。

  “由免费开放公益文化设施为肇端,郑州市文化局开始摸索出了一条创新公益文化运行机制,增强文化事业自身发展动力的新路。”2006年,中央党校在郑州调研之后如此写道。显然,这均得益于文化产业理念的植入。

  组建郑州歌舞剧院

  除引入文化产业的理念,齐岸青更力图为郑州文化产业树立一个典范。

  2004年3月,为组织实施“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郑州历史上第一家歌剧院———郑州歌舞剧院成立,齐岸青兼任歌舞剧院院长。

  “尽管郑州歌舞剧院是为实施‘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而成立的,但当时我们还是想给这个歌舞剧院一个全新的体制与机制,让它真正能创新,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齐岸青说。

  为此,在郑州市委、市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下,齐岸青在剧院成立之初就坚持实行市场运营项目制、创作人员委约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运作方法,并实行工资绩效挂钩、医保统筹社会化的公司薪酬制度。

  “这些做法全国基本上都相同。”齐岸青在总结这段改革时说。但这些“基本相同的改革措施”却让郑州歌舞剧院创造了惊人之举:半年时间内,从全国11个省3000多人中,精选出55名演员,组织并推出了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

  尽管《风中少林》的首演大获成功,但负责其市场推广的中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给出的意见是改版。“如果不改走出去能演10场的话,改编之后再走出,就能演100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当时《风中少林》的相关道具要动用至少 10个14米长的集装箱运载,装台时间最少也要4天,“全国没有几家演出公司与剧场愿意接这样的剧目”。

  2004年10月,《风中少林》首演之后不得不进行改版,而这个过程让齐岸青认识到“基本相同的改革措施”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郑州歌舞剧院走市场的问题。“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改版需要花钱,这个钱谁来投?”齐岸青告诉《决策》,“郑州歌舞剧院是国有的,如果你要再投入就必须打报告,必须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审批。更何况新版本的篇幅增加了1 /3,修改量达到4/5,编排量更达到200%,所需资金绝非小数。”而即便郑州市政府此次解决了《风中少林》改版的资金,谁又能保证下一个剧目不改版呢?

  用齐岸青的话说,“自己虚荣心很强,做事总想做到最精彩,渴望完美与极致,否则总会有缺憾。”这样的局面显然不能满足他的“虚荣心”。

  2005年4月,改版后的《风中少林》面世,6月,进京演出。一位悉知齐岸青的官员告诉《决策》:“在《风中少林》进京时,齐岸青已经坚定了想法,要对郑州歌舞剧院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一家文化公司,尽管具体的模式或方式在当时尚未完全成型。”

  2005年7月12日,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文化产业与文化体制改革开始正式提上河南省决策者的议事日程。同时,就在两个月后,郑州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齐岸青来说,政策利好集中爆发。

  而让他决定一搏的还有另一个细节,时任郑州市市长的王文超就文化体制改革说,“对郑州艺术团体的改革,实行一团一策,对歌舞剧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

  “进京演出回来之后,在河南与郑州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齐岸青开始与省内多家企业接触。毕竟文化产业更多的是一个无形资产,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都没有涉足过这个行业,所以需要更多高层的支持。”仇铧告诉《决策》。

  2005年11月7日,郑州歌舞剧院股份制改革成功,与河南建业集团、宇通集团和新烟集团合资成立郑州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齐岸青任公司董事长,郑州歌舞剧院最终站在了河南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最前锋。

  在中远演艺成立的当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亲临现场,说:“今天,我领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来到这里,就是进一步学习、总结你们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你们的经验。”

  而该公司的成立也最终让《风中少林》开始走向市场。在当天,齐岸青即代表中远演艺与美国蓝克娱乐集团签下《风中少林》前往美国演出的协议。而“后来,《风中少林》到北京、台湾等全国各地演出,以及开发相关延伸产品都是在中远演艺的运作下进行的。”仇铧告诉《决策》。

  兼职开封

  2007年5月,作为实施“郑汴一体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封市正式任命齐岸青在郑州市文化局局长任上兼任开封市市长助理、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这种兼职的情况在国内官场是少有的。”河南省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告诉《决策》。而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河南中原城市群建设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开始城市化和信息化,可谓是“一身三任”。面对如此重任,如果没有文化的加盟,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很难协调发展,并极有可能迷失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齐岸青这位极具文化经济思维的文化局局长两地为官,必将成为郑汴两市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合作中的关键人物。”

  事实的确如此。6月初,中远演艺开始与开封市歌舞剧院合作改版另一部“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清明上河图》。“利用我们的市场网络与他们的人员重新改编打造一部更具市场性的《清明上河图》,这其中关键是在实行项目制的基础上,中远演艺作为出资方对这个剧目的改编费用进行投资。”齐岸青告诉《决策》。

  而在齐岸青看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剧目合作可以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使他们的剧目更具市场性,在将他们的剧目推销出去时也能给剧院带来一定的生命力。在现有的体制下,这种合作方式最为可行。如果能带动他们进一步的改革当然更好,如果不能,这至少也能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打下基础。”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就是整合整个河南的歌舞剧院。”仇铧告诉《决策》,“也就是复制与开封市歌舞剧院合作的模式,将其他各地市的院团网络到中远演艺的旗下,对整个河南歌舞剧院的资源进行整合。”显然,齐岸青的目光不仅限于开封。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决策》与齐岸青再次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

  《决策》:不管是成立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还是试图整合整个河南歌舞剧院,这在河南都是从未有过的先例,难道你就没有担心过会失败吗?

  齐岸青:在体制内做这些事情肯定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甚至议论乃至风险也在所难免。但我现在做事情的方式也与原来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我比较喜欢思考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了才去做。现在却未必如此了,很多事情未必会等到想得很清楚才去做,因为我认为文化产业一定要有一些先行者,要有一些倒在前面的悲剧英雄才行。

  郑州歌舞剧院的改革走到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这一步其实是顺其自然,当初我的想法就是要做一个示范性的东西,要解决“在国有院团的体制与基础上,如何进行改革以便让它更适合市场”这个问题。

  《决策》:你既是郑州市文化局的局长,又兼任郑州歌舞剧院的院长,还担任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难道你没有想过这些议论可能不只是体制内的,还有体制外的吗?因为过去河南文化企业圈子里就曾有人说过“想做好,先把齐岸青打倒!”

  齐岸青: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了差不多30年了,可现在经济体制仍还有不少不足与缺陷,仍还有不少有失公平之处。既然如此,那你怎能过高的要求文化产业呢,不要忘了,到现今,文化产业真正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也不过数年。它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去做,需要通过你的行动去带动其他人,通过你的失败去影响其他人。打倒也没关系,说明有人确实在行动、在做,说明有更好的。我希望《风中少林》与郑州歌舞剧院仅仅是郑州文化产业的一个逗号,而非句号。

  《决策》:这几年在做文化产业的你最至要的感受与体会是什么呢?

  齐岸青:关键是你要去做,在中国做事情就要突破这一点。我就要去做成,我就要去影响你,改变你,那我就成功了。本刊记者 徐浩程【原标题:齐岸青:郑州文化产业的操盘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决策》杂志 2007年09月2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