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列子所讲的这些故事是为载道,被断章取义地流传至今,而且,有些故事的寓意也发生了偏差。以“杞人忧天”为例,“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有人便去宽慰他,辅以当时的天文知识,说明天不会塌,地不会陷,日月星辰也不会掉下来。杞国人疑团顿消,感到非常高兴;而一个名叫长庐子的人听说后,又笑他们两人过于武断,认为担心天地会坏,确实是过于长远的忧虑,但天地并不是永远不坏的,其忧虑也是正确的。最后,列子出来总结:“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既然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天地会不会崩陷,何必挂在心上?这则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还充分展现了列子的思辨水平和朴素的唯物观。列子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统一的本质和规律,即“道”。而“杞人忧天”故事的主旨就是强调“道”的本质在于虚默无为,人也应该笃守虚静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不要斤斤计较成败得失,不要因为“生不知死,死不知生”而忧天。但是,如今的“杞人忧天”涵义范畴早已缩小了,一般单指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担心,而其隐含的深邃的宇宙观也被大量地省略掉了。
又如“盗亦有道”一则,讲的是宋国穷人向齐国的富人请教致富经。齐国人教他偷盗,保证三年大富不说,还可接济乡邻街坊。宋国人听后,便屡屡行盗却每每被抓,因此他就责怪齐国人。原来,齐国人并非靠偷别人的财物发家致富,而是“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用来生长禾苗、种植庄稼、建筑土墙、兴造房屋。其中,“盗天”的思想,强调的是对自然的征服。故事最后还阐述了公私与德的关系,提出“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耶,孰为不盗耶。”着重于解答人与自然、道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现在所说的“盗亦有道”却仅仅简单地限于“盗贼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这个观念里了。
这部相传为战国列御寇及门人所撰的《列子》,就是被笃信道教的唐玄宗设为道家著作四部经典之一的《冲虚至德真经》。然而,自柳宗元始,考辨《列子》真伪的人不绝于史,而今也已确证《汉书・文艺志》所录的《列子》八篇早已亡佚,现存的《列子》八篇是魏晋时期有人伪作的。可叹伪作之人“再创作”的高明,本着他自己的自然天道观,聚敛并剪裁诸家之言,竟造就出《列子》这样有独立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它是魏晋哲学的逻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列子》虽为伪书,但列子系真人。列御寇,战国时身居郑国的一位隐者,崇尚清虚无为、顺性体道,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伪作者笔下,此列子因不肯出仕“为有国者所羁”而贫穷,且常常“容貌有饥色。”除擅长讲故事外,还精通道术,能御风而行,修炼气功,善于射箭,注重传道。此列子敏而好学,学习态度极为端正,一旦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便会闭门不出达数年,一边在家烧火煮饭、饲养牲畜,一边潜心修炼,直到把学艺练就精湛,才肯罢休。由此可见,伪作者笔下的列子是个耐受力和自控力都超强的人,就连他年轻时喜欢的旅游,也因别人“务外游,不知务内观”的劝说而放弃了,甚至“终身不出。”
其实,列子的真面目,先秦的书籍里鲜有记载,若不是伪作者,列子恐怕早已随着他的八篇原著,湮灭在历史尘云之中了。当然,就连列御寇本人也无从想象,七百年后,居然会有人冒他的名,为他立言。而且伪造得如此言之凿凿,惹得其他追随者一路评注,前赴后继地把列子推上了“冲虚真人”的宝座。
究其千古公案,虽尚未查清这始作俑者为何人,但可确信的是:此人功力深厚,文笔宏妙。不过,此伪作者也颇有让人费解之处。如此了得的学术心得何必非要依托先秦的列子之名呢?其实完全可以重立一家之言,既能达到光大道家思想的目的,也能让自己流芳百世啊。或许,伪作者泊然虚无的主张和对功名利禄的摆脱,能对这个疑问做个勉强的解释吧。王彦【原标题:被伪造的《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