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郑桓公东迁与竞取虢郐十邑

2013/6/13 17:20:51 点击数: 【字体:


  两周时期,全国范围内封国林立,而确实能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且占有一席之位者并不是很多,而在非初封地发展强大的就更少了,郑国则为典型的例外。西周末期,周王室内乱,人心浮动,周边少数民族趁火打劫,周王室危在旦夕矣。值此时刻,作为周厉王之子,周宣王庶弟的桓公友,虽然身兼周王朝重臣司徒之职,谋逃死,引出问于史伯,留下《国语·郑语》的一段著名佳话,也为研究西周末期历史保存了一份珍贵资料。这份记录用对话形式写史,文字不多,但言简意赅。由于后世理解不同,引用角度有异,也产生许多歧见。随着一些考古材料问世,尤其在郑州地区许多战国陶文的发现,为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材料。为此,本人从史籍记载和考古材料诸方面,对郑桓公东迁与竞取虢、郐十邑地名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考,也许有助于郑国早期迁郑问题的认识。
   
  首先是郑国开国者是否为桓公的问题。目前,有许多书刊与文章中均记载郑国开国之君为郑桓公友,我们查遍史籍和有关材料,郑桓公友仅是为避周难,而从陕西棫林(或棐林)东徙其民的始作俑者、实践者,而太史伯则为总策划者。郑桓公为犬戎杀死之前尚未灭虢、郐,何来开国之君?我们取信史《史记·郑世家》为据:“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封三十三岁,百姓皆遍爱之。幽王以为司徒。……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对曰:‘地近虢郐,虢、郐之君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为司徒,民皆爱公,公诚请居之,虢、郐之君见公方用事,轻分公地。公诚居之,虢、郐之民皆公之民也。’……,于是卒言王,东徙其民洛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二岁,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由此可见,桓公东迁其民洛东第二年即为犬戎杀死,“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由此证明桓公友不仅没有建立郑国,不是郑国第一代国君,而且并未随其族人东迁,而是在他任上与幽王同为犬戎所杀。
   
  桓公东迁族人,谋于河济之南,洛之东避周王室动乱之难,他不仅是首谋者,而且老谋深算,《史记·郑世家》载桓公听史伯形势分析后,不仅心中早有盘算,而且“于是卒言王。”即有个人职位影响,又得到周幽王许可。至于周幽王是否帮他说合已不得而知,但各种因素促使了桓公友成功东迁,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在郑桓公东迁中,《国语·郑语》载史伯讲:“其济、洛、河、颖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苤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在此,史伯言虢、郐为邑,又列八地名,后人把虢、郐与八封国和所十邑混淆为一谈,惹出许多麻烦,更有甚者,把史伯前后所语之话并对照,把华误改颖,实在值得探讨。实际上桓公友即使为司徒,又有幽王默许,更进一层,还有幽王的命令和成国之众相助,虢、郐两国也不可能将自己的立国之地献出来,这是十分浅显而又明白的道理,更不用说虢为文王之弟后裔,郐为妘姓后裔,桓公初用事,何来如此能耐。综观之,中国古代史籍中已多有认识,取虢、郐等十邑者郑武公之事也,与虢、郐二国所献十邑风马牛不相及,而史伯所言前段言其“济、洛、河、颖之间乎”与后边所讲“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各有所指,角度不同故地名亦变之。
   
  关于虢、郐果献十邑,绝对不是史伯所列灭虢、郐而有十邑,而是另有所指,具体地名查遍史书,均未详见邑名,这只能在虢、郐之间的交接地带寻找,而确定虢、郐之国都最为关键,《汉书·地理志》所述:“郑父之丘”也,亦即夏之华国、商周之华州,此在何处,史书中亦有争论。若找虢郐所献十邑必须搞清武公所灭十邑的具体位置,方可理出一些头绪,武公竟取虢、郐等邑皆大邑,如果结合考古资料是可窥之一二的。虢,为东虢国。《史记·郑世家》【集解】徐广曰:“虢在成皋,郐在密县。”《括地志》载:“洛州汜水县,古东虢叔之国,东虢君也。”又载:“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三十公里。”又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载:“郐城,在(密)县东北五十里,周郐国也。”经对照地理形势和地貌,史书中多否认此位置,否认理由有:一、新郑东北说,从二十二里、三十二里到三十五里不等。由于新郑东北不论二十二里还是三十五里地望都不在溱洧之间,又距郐水较近,尤其经调查此范围内没有周代城址;其二是为密县东北五十二里有苑陵故城,该城调查结果为汉城;其三,《国语·郑语》中史伯曰:“郐仲持险” ,而苑陵城一带不险;其四,有可能史书把方位记错了,等等,不一而足,总之,现在研究中有一种倾向,找不到那里就说原史书记录搞错了,实际上是受清代和民国年间疑左派影响太深。我认为,古史记载当有其道理,应有所据,只是不同史书因时代与县治变迁而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如早在夏商时期的禹居阳城,当未找到王城岗大城时均怀疑史书记载有误;偃师商城在尸乡沟,曾有多少人怀疑之,而偃师商城一旦发现,竟和史籍记载无二,就连黄帝时期的传说在渑池、西坡一带有铸鼎,原是黄帝铸鼎之地,结果经调查和发掘,不仅发现有百万平方米的特大型聚落遗址,而且发现面积达540多平方米的大型房基和特大型仰韶墓葬,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郐故城亦应如此,我们目前未发现,不等于史书记载有误,其中还有密县县城几迁之故,不同时代不同史籍所记的基点变化了,我们来审视到此一层问题,同时还有我们的工作尚未做到份的问题等。至于说苑陵城上边是汉代遗存,城下有什么,周围还有无别的城,都值得去做工作。我讲一下南水北调工程中我们在荥阳发现一个小城,原面积只有1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课娘娘寨,传说中最多追至魏晋时期,而经几年工作,连现场发掘的人们都很失望,但我们根据史书中一些蛛丝马迹,即《水经·济水》中讲:“溹水又经虢亭南”,下定决心第七次请外地老探工进行钻探,后来试掘中又发现一个西周小灰坑打破一块夯土残迹的线索,苦苦追求,不言放弃,终于找到宫殿基址,找到外城,找到内外护城河和城内道路走向等。虽然目前该城只敢定为西周城址,是否为东虢城,还需进一步研究,因为今荥阳非古荥阳,今汜水仅荥阳的一个镇,而古代曾为成皋、汜水县,而今荥阳汉代以前又分属成皋、荥阳、京县三个县辖属之,需作许多工作,但总算有了一个突破,那就是在郑州又新发现了一个西周城址。对于郐故城,我的意见是历史久远,多种缘故使之未得见于天日,加上地名变化和历史地理变迁,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但不可妄加估计在何处,而是踏踏实实找到城址才行。鉴此,目前虢郐所献十邑不仅史书无记载名称,而且也确需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然而要认识郑武公所灭十邑就比所献十邑好多了。
   
  武公所灭虢、郐等十邑文献中有明确记载,分别为虢、郐、邬、弊、补、舟、依、、历、华,即太史伯曰:“若克(虢、郐)二邑,邬、弊、补、舟、依、、历、华,君之土也。”因虢、郐为西周重要的封国,也是子男爵位诸侯中的大国,其史书记载较多,所处地理位置清楚,虽至今尚未发现可以确认其城址和清晰的地理范围,但大致范围还是有迹可寻的。如果我们在基本确认虢、郐二国地理坐标基础上再确认其它八邑的位置及相关问题,对了解郑桓公东迁和初都溱、洧水等相关问题的关系,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如果认真研读《国语·郑语》,太史伯明白交代西周末“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这大致说明了虢、郐二国的基本范围,而其它八邑则为其封国内的辖之小国。其中邬即鄢已有公论,即西周之鄢国,为郑武公所灭,汉代始置鄢陵县;弊(蔽),国名,在今郑州东;补,补国,在新密牛店乡,现存有城址及补子庙等遗迹;舟(丹),国名,已佚,无考;依,国名,无考;,国名,已误,无考;历,国名,已佚,无考;华,国名,华国,以华河为名,古应为华族,在新郑北,历史上曾有华州之称,是夏商时重要方国,甲骨文、金文中多见华族贵族有关名称。所以《国语·郑语》中太史伯在述说天下形势后,郑伯能取虢、郐十邑之地后,“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苤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通过对郑国范围内有关封国位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郑桓公东迁时西有虢国,东有郐国,其它小的封邑杂陈期间,这些小的封邑名为封国,实为小邑,仅守其封地,而实为虢、郐二国分别辖属,那么所献十邑均为小邑,虢、郐二国不会也不可能把两国都城连同其它八邑献给桓公,也容许把它们献给桓公,仅仅是送了十个小邑而已。至于所献十邑在何处,虢、郐二国各占所献十邑中的多少个邑,目前恐怕已难弄清,但至少可知武公灭虢、郐二国前的大体范围。从史料看,桓公东迁时虢、郐二国是特定地理座标,而补国、华国、鄢国、舟(丹)国、依国、黑柔国、历国等均仍存在,华国在新郑北侧,补国在新密西北,鄢在新郑南侧;历、依、舟(丹)、黑柔等无法确定,另外,郑州东北尚有祭国,新密西南有祭伯国。而虢不可能把其所都西部靠近成周之地献给桓公,郐国也不可能把溱、洧水之间的土地献给郑桓公。那么,虢、郐所献十邑只能在新密与新郑、荥阳三县之间。在新密与新郑、荥阳之间有许多西周末至春秋初的城址,其中有郑州常庙故城、荥阳京城、新郑故城等。(图一,西周时期郑州地区封国位置图)
   
  在此需要讲明的是,我们在郑州考古中,已从战国晚期陶量器上发现战国以前古地名几十个,其中郑武公所取十中除虢、鄢、鞣地名未辨识外,其它地名均已发现(图二,战国陶器铭文中的有关地名),说明战国晚期这些西周古邑仍为重要城邑,而官方仍专为这些地方督造量具。至于史伯所言之苤、隗,历代史学界均认为它为大隗之隗,苤为新密大坯山,隗为新密大隗山,我们在此提出一点新认识,它为主导、统治,而此苤非新密大坯山,而为巩义大坯山。从当时封国位置看,虢国首都在成皋,成皋之山即为大坯山,郐国封地在新密、新郑一带,其居地内名山为大隗山,东西呼应,主之,即可统而治之也。
   
  西周末,郑桓公东迁之前,郑州还有祭伯国、崇伯国、须弥国,均未为史伯言及,有的可能封邑太小,不值一提,有的可能就是不属虢、郐的辖属范围。我们在此谈及此事,无非是古代史中许多地名实在太复杂,虽然本人也先后对溱、洧等水考察不下十次,也把《水经注》翻烂了两本,但对许多问题及许多地点把握不准,不过对于新郑市炎黄文化研究讨论这问题很重要,应以此为契机,下些功夫把问题搞清。尤其是正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们希望新郑市政府真正给予重视,组织一批专业力量,本市力量不足,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以课题形式做全面、深入、细致的普查,把地名沿革、有关遗迹坐标与传说、古史结合起来,把历史疑问解决了,这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尤其现代社会上有那么多企业家有志于新修庙宇,搞现代文物复制,不如把人才、物力、财力放在古文化遗产保护和摸清家底上,新郑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搞清楚,保护好,科学利用好,这不仅是功德无量,而对提高新郑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原标题:郑桓公东迁与竞取虢郐十邑】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