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郑庄公: 礼崩乐坏的典范

2013/6/9 16:44:27 点击数: 【字体: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礼崩乐坏的时代。礼崩乐坏有两个基本标志,其一,上层社会的家庭关系开始紧张,“父父子子”的伦理遭到破坏;其二,君臣关系亦随之崩盘,周天子对诸侯丧失了绝对权威,诸侯敢对天子说“不”了。两点结合在一起,说明西周及其以前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已逐步失去了对人们的约束力。郑庄公的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上述两个特点。《左传》从《郑伯克段于鄢》开始,讲述的就是郑庄公与弟弟不睦、与老妈关系紧张之事。此事充分说明其家庭关系之紧张。

  家庭关系之外,郑庄公与自己的“上司”周天子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权力非常大。后来,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周桓王是一个强悍的人,他决定削弱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听到消息后,极为气愤,便跑去质问周桓王。周王室此时势单力薄,不敢得罪郑庄公,只好否认。可郑庄公不依不饶,于是周桓王决定派王子狐到郑国当人质,以表明自己没有削弱郑庄公权力的打算。郑庄公也派公子忽作为人质以表明自己对周王的信任。这就是历史上的“周郑交质”。

  但当郑庄公回到郑国,周桓王就马上把郑庄公的权力分给了西虢公。郑庄公一气之下,派祭足先是割了周王室的麦子,接着又割了周王室的谷子,于是,周王室与郑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这在历史上叫“周郑交恶”。

  郑庄公不把周桓王放在眼里,对诸侯国更是不放在眼里,为了扩大疆域,郑庄公不断出兵攻打宋、卫、陈、蔡等国,从中占领不少土地。

  周桓王对此非常生气,公元前707年,宣布罢去郑庄公在王室的权力,郑庄公得知消息,干脆不再上朝。周桓王忍无可忍,联合陈、蔡、卫等国发兵伐郑,双方军队在繻葛(今河南长葛)展开激战。结果郑国打败了周天子率领的“联合国部队”,周桓王也在的混战中被郑国将领祝聃射中了肩膀,差点丢掉了性命。

  繻葛之战意义深远,此战之前,周王室虽然势力衰微,但还无人敢公然对天子开战。郑庄公通过此战开了诸侯向周天子叫板的先例。周桓王在此战中颜面扫地,而郑庄公则赚得盆满钵满。以一国之力挫败周天子率领的诸侯联军,郑国的军事力量让人刮目相看。繻葛之战一年之后,即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齐侯乞师于郑。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至此,形成“郑庄公小霸中原”的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郑庄公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的身上既有挑战传统礼教、不安本分的一面,亦有气度恢弘、坚守道义底线的一面。对于母亲姜氏,他虽然说过“不及黄泉,勿相见也”的狠话,但随后又后悔了。面对周桓王的讨伐,他奋起抗击,但得胜之后仍留有余地,并派人去慰问周天子。与春秋时期的许多荒唐君王相比,郑庄公还算是一个“有礼”的国君。

  郑庄公在位43年,可谓英雄一世。但是,就像他早年没有摆平自己与母亲、弟弟的关系一样,他晚年也没能处理好接班人的问题。所以他去世之后,几个儿子争权,郑国陷入了内乱之中,并从此转向衰落。经过内乱的折腾,郑国从“小霸”变成了“小国”,只能在晋、楚、齐等几个大国的夹缝中周旋,日子很不好过。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兼并。郑连根(文史学者)【原标题:郑庄公: 礼崩乐坏的典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宝安日报 2012年10月1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