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寂寞中的坚守——女陶艺师王秋红侧记

2012/7/31 12:24:17 点击数: 【字体:

       寂寞中的坚守——女陶艺师王秋红侧记

王秋红大师


寂寞中的坚守——女陶艺师王秋红侧记


    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湿漉漉的。七拐八拐,在禹州市颍河技校一间破旧的仓库里,笔者见到了王秋红。过目难忘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见底,一如雨润。  
      
    颍河技校坐落在禹州城北偏僻的村落里,王秋红创办的钧缘阁其实是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仓库。仓库一分为二,大间是作坊,小间则是展室兼工作室。在这个远离闹市、宁静得近乎沉寂的地方,王秋红用一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坚守了近两年。    
      
    按照生活的正常轨迹,王秋红完全可以不用与泥土为伴。24岁那年,她调入禹州市钧瓷研究所,面对一拨拨虔诚的钧瓷朝圣者,作为讲解员的王秋红内心时常萌生出莫名的冲动,这种冲动最终使其在不经意间填补了钧瓷的一项空白,成为中国钧瓷史上首个自创窑口的女陶艺师。  
      
    作为知识女性,王秋红自然不是凭感情用事,逞匹夫之勇。在创办窑口之前,她在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进修了两年,继而转入郑州大学阎夫立钧艺工作室,师从中国民协陶艺委主任、著名钧瓷艺术家阎夫立,从事钧瓷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郑州大学的3年里,她还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对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有了较多涉猎,并对现代钧瓷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2005年年底,作为河南省民间陶瓷艺术大师的王秋红回到了禹州。她要创办自己的窑口,为的是将所学的东西反刍,消化,继而升华,从而用一种全新的理念阐释自己对钧瓷的感悟。选址时朋友们建议将窑口选择在闹市,便于展示和营销,而王秋红却执意选在一个偏僻的村落。在她心里,艺术需要时间的沉淀,要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先将心安顿下来。  
      
    对于五光十色的色彩,女人也许有着天生的敏感和眷恋。在王秋红的心里,钧瓷作为窑变的艺术,就是上苍要为世人珍留更多有关色彩的记忆。古老的钧瓷在一代代艺人的努力下,已经绽放出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色彩,但是,更多的时候,钧瓷还固留在数种传统的司空见惯的色彩中。神奇的窑变色彩应该能够超越人们的想象,就像雨后之彩虹,缤纷绚丽;如节日之礼花,流光溢彩。  
       
    孤独的日子很漫长。在少有人问津的时候,王秋红有过焦虑和彷徨。她的助手是丈夫和几个亲戚,自己可以节衣缩食,但艺术不等于生存。她创烧的钧釉一开始就和传统意义上的钧瓷相去甚远,不少人将其视为彩瓷。王秋红也曾尝试着烧一些传统的钧釉以迎合市场,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因为在她心中,现代钧瓷必须烙上时代的印记。宋代钧瓷、元代钧瓷、清末钧瓷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钧瓷,皆因时代不同而风采各异。钧瓷是色彩的艺术,只要抓住窑变这条主线,然后借用现代的科技知识和手段,就一定能够烧制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珍品。  
      
    王秋红的作品被安静地摆放在几个博古架上。造型以仰韶时期的瓮、双连壶、鬶等原始陶器为蓝本,然后根据作者的理解,注入新的创作理念。凝神注目,原始陶的大拙之美与钧釉的色彩之美完全融合在了一起,那跃动的色彩绮丽多变,滋润肥厚,红与紫交融,蓝与绿律动,黄中跳动着白,白中凸现着黑。试想一下,瓷由陶过渡而来,陶是瓷文化的根,将原始陶的大拙之美与钧釉的色彩之美相融合,钧瓷之美怎能不熠熠生辉?  
      
    于丹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时,寂寞意味着一段静止下来的时光,当独自面对寂寞时,你有可能看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在经过近两年的沉寂后,王秋红的作品得到了众多专家的关注与热捧。2006年,她创作的《陶源》获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尊鬶》获首届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吉祥有余》获中国西部国际工艺品、礼品博览会金奖。一年三次获得大奖,这是社会给王秋红最好的奖赏。  
      
    王秋红将自己的作坊定名为钧缘阁,其意是营造一个研究钧瓷的场所,与热爱钧瓷的朋友在这里谈钧论艺,推动钧瓷的发展。在厚重而博大的钧瓷艺术面前,王秋红还显得年轻,也许还要在远离闹市的地方踽踽独行相当的路程。但是,她那清纯如水的目光告诉我们,一个留一分寂寞给艺术的人,她的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格外艳丽!【原标题:寂寞中的坚守——女陶艺师王秋红侧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晨报 作者:李 金 2007-6-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